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理解。由“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得知农民对政策的不满,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题意。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列宁说:“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材料中的“经济政策”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的“蛮干”主要表现在
[?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D.实施经济“加速战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经济史学家罗斯托在其著作《世界经济:历史与展望》中统计:“1936~1938年,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资本主义工业国占76%,其中美国一国就占了32%;社会主义苏联占19%;而广大的亚非拉地区仅占5%.”对上述统计数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殖民扩张和掠夺导致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B.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显示出了积极效果
C.罗斯福新政的推行保障了美国的经济发展优势
D.德国的侵略扩张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造成巨大破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20年俄国工农业生产及产业工人与战前水平比较表:
?项目 比值 年代
| 农业总产量
| 粮食产量
| 工业产量
| 石油产量
| 生铁产量
| 产业工人
|
| 1913年
| 1
| 1
| 1
| 1
| 1
| 1
|
1920年
| 0.67
| 0.5
| 0.33
| 0.4
| 0.03
| 0.5
|
材料2:1921年2月28日,在彼得格勒附近的舰队发生了水兵叛乱,推翻了当地的苏维埃政权,成立了临时革命委员会,提出了“不要布尔什维克党参加的苏维埃”的口号。1921年春天,俄国各地出现了反对余粮收集制的暴动。
材料3: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2,说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2分)
(2)根据材料2的政治现象与材料1中的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苏维埃政权正面临着怎样的局面?(2分)
(3)根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经济政策伟大历史意义的认识。(4分)
(4)结合以上有关内容,分析我国现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伟大意义。(4分)
参考答案:(1)苏俄的社会经济百业凋敝,产业工人大量减少。原因:连续的战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破坏。
(2)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苏维埃政权受到严重威胁。
(3)认识:它符合当时俄国的国情,调动了广大农民、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促使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到战前水平。它的实施,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该政策是一条符合小农国家国情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为以后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创造了条件。它的一些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经验,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4)根据苏联的有关史实,可以得出农业与工业同步发展、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富裕是巩固国家政权、促进工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我国在工业得到一定发展的情况下,适时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决策,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和谐社会的建立都有重大意义。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