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中评价某人所写的一本书写道:(它)的历史作用在于它抛弃了那些不切实际的空想,勇敢地承认了能人的创造性劳动和富者经营的事业的价值和正当性。通过实行专利制度,“准富者请人雇工”,奖励私人兴办各种工商企业、开矿、办银行、办“学馆”和各种福利事业,从而把旧式的农民战争与切合中国当时需要的历史进步事业直接联结起来。这一“某人”是
[? ]
A.洪秀全
B.洪仁玕
C.孙中山
D.李鸿章
2、判断题 通过对下面三幅图的比较,你认为下列结论最能够说明这三幅图的影响的有
①列强的侵略不断扩大
②传统的朝贡体系被打破
③通商口岸不断深入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④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图一《鸦片战争后开放口岸形势图》

图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口岸形势图》

图三《中日甲午战争后开放口岸形势图》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判断题 (37分)21世纪是被世界各国公认的海洋世纪。海洋与中国历史发展命运之间有密切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海权应该包括海上军事力量和非军事力量。……建立和发展强大的海上力量对促进国家经济的繁荣和财富的积累、夺取制海权和打赢海上战争以及维护国家国际政治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汉及其海权论》
材料二 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直隶之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系京畿门户,最为紧要”,……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皆断不可少之物”。他分析了闽、沪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以中国造船之银,倍于外洋购船之价,今急欲成军,须在外国定造为省便”,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造工,并讲求驾驶操练之法,俟成部后,配齐地位,随船回华,庶有实济。”?
——《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材料三1912年12月,中华民国第一任海军总司令黄钟瑛病逝。有感于当时仍然严峻的海防形势,孙中山先生在其亲笔题写的挽联中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时代感叹。?——《近代中国海权问题的历史反思》
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更是一部列强从海上侵略中国并频频得手的历史。如果说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是构成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演变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在海洋方向入侵与反入侵的军事斗争,则关系着侵略与反侵略战争的胜负成败,从而也就决定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命运。
——《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
材料四 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头号大国,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在由岛链形成的半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海洋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海上通道和能源安全保障将是21世纪初叶我国面临的又一个新问题。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请回答:
(1) 归纳材料一的主要观点,用世界历史知识举例加以论证。(6分)
(2) 材料二中的“强敌”指什么?根据材料二归纳李鸿章的海防思想主张。(15分)
(3) 材料三中孙中山感叹中国海权丧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权丧失的原因。(10分)
(4)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6分)
4、判 断题 日本统帅部修改的大正时期《帝国军队的用兵纲领》中规定“以中国为敌时,其作战要领如下:初期目标是,占领华北要地和上海附近,保护帝国权益和日本侨民。”为此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
[? ]
A.九一八事变 一·二八事变
B.华北事变 八一三事变
C.七七事变 一·二八事变
D.七七事变 八一三事变
5、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