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柏利(率美国军舰)在1853年进行的建交访问是不受欢迎的。但过后他在日本反而有了许多潜在的盟友……?
——引自[美国]帕尔默·科尔顿《近代世界史》
材料二?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巡访欧美诸国,……大久保利通归国后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明治七年一月开设的内务省以劝业寮(liáo)为中心,……推行振兴国有化企业,扶持民业的政策。?
——引自[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
材料三?(明治维新)改革的动力是西化……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则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
——引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四?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谓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者将一无所获。?
——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小题1:据材料一,指出1853年在柏利访日后,日本社会出现的明显变化。(2分)
小题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 治政府实行的重要改革措施及其学习西方的特点。(9分)
小题3:根据材料四,指出明治维新的目标和结果。(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美国打开日本国门,西方列强侵入,幕府统治危机和民族矛盾进一步加剧。(2分)
小题2:改革措施: A.政治改革: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身分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形式上的平等。(2分)
B.经济改革:进行地税改革,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推行振兴国有化企业,扶持民业的政策。(3分)
C.实行征兵制,加紧侵略扩张。(1分)
D.文明开化:且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封建文化;培养新式人才。(2分)
特点:反对极端西化和极端自由化。(1分)
小题3:目标:建立一个不是完全模仿西方的强大的日本。(1分)
结果:日本成为亚洲强国,并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1分)
本题解析:该题是以明治维新为主题来进行命题的。
小题1: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的能力。1853年黑船事件后,日本的国门被打开,西方列强侵入,幕府统治危机和民族矛盾进一步加剧。
小题2: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筛选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明治维新的措施注意从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明开化等方面概括。其学习西方的特点从材料三“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可概括总结出来。
小题3:考查学生筛选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明治维新的目标由材料四“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概括。根据所学知识明治维新的结果日本成为亚洲强国,并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的人物是_________,他于_________年在_________领导了武装起义。图2中的历史事件是指_________。
(2)你认为图1和图2所反映的事件对日本社会有何影响?怎样理解它们与明治维新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大盐平八郎、1837、大阪、黑船事件。
(2)影响:大盐平八郎领导的武装起义,对日本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它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已经开始动摇。1854年,佩里同日本幕府签订《日美亲善条约》,这是日本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条约。随后英、俄、荷兰等国也迫使日本签订了类似的不平等条约。日本的主权遭到践踏,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日本紧锁两百多年的国门被打开了,不得不面向世界。
关系:内忧外患,使幕府统治出现危机,统治基础动摇,中下级武士成为以后倒幕运动的主力和明治维新的领导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使日本看到了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先进性,开始学习西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尊王攘夷”和武装倒幕的相同点不包括
[? ]
A.都对幕府统治不满
B.都希望实现富国强兵
C.都以“攘夷”为重心
D.领导力量和根据地基本一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嘉永年间(1848-1854)美国人跨海而来,仿佛在我国人民的心头燃起了一把烈火,这把烈火一经燃烧起来便永不熄灭。?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材料二? 1869年8月,大村益次郎提出《兵部省前景规划》,力主尽快结束日本军制紊乱的局面,在全国实现统一军制。山县有朋也认为:“欲完成维新之大业,必须打破列藩割据之弊,实行中央集权,巩固政府基础。而欲实行中央集权,巩固政府基础,就必须建立帝国陆军,统全国兵权于中央。”
——《日本的明治维新》
材料三?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的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明治维新也存在不足和局限,主要是明治改革的显著不平衡性、不彻底性。改革涉及物质、体制和精神三个层面,物质层面比较容易通过引进、移植来实现新旧更新,日新月异,成就惊人。在体制方面,实现新旧更替要难一些。……精神层面属于深层次,明治年间这方面的实质性进展很有限。
——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把烈火”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大村益次郎和山县有朋的主张对日本有什么影响?(8分)
(2)材料三体现日本明治维新在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上具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19世纪末日本又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4分)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日本改革后在体制、精神上具有局限性的史实。(3分)
参考答案:(1)含意:日本民族强烈要求学习西方文明,摆脱落后境况;强烈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4分) 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日本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使日本军事力量集中,为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和发动扩张战争奠定了基础。(4分)
(2) 有选择的学习。(2分)发动甲午中日战争。(或侵略朝鲜)(2分)
(3)近代天皇制度;灌输忠君思想(或“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军国主义精神(或武与道精神)(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9世纪以来,埃及、日本、中国等都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就必须进行变革。
——钱乘旦《再论世界近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1)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埃及、日本、中国改革的共同原因。(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6分)
参考答案:(1)共同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范;民族危机严重。(4分)
(2)特点:有选择、有侧重地向西方国家学习;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直接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全面学习西方;以政府为主导;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6分,答出3点即可)
本题解析:(1)有材料“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就必须进行变革”可知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范,给这些国家带来民族危机。
(2)改革涉及经济、法律、军事等领域,可见范围广;由“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可知规模大;由“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可知学习的内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