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发表诗篇。”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所指的“诗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哪一篇历史文献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时间1992年,《春天的故事》讲述邓小平南方谈话,是要冲破计划于市场观念束缚,故选择B项;A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文章;C和D均是改革开放初期文章,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的会议是?
[?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五大
D.十四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改革开放以来,为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发展农村生产力,我国在农村推行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农村推行的政策,B项是三大改造时期的内容,C项是大跃进时期的内容,D项是1978年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政府在农村推行的政策,故答案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76年10月,胡耀邦提出:“现在我们党的事业面临着中兴。中兴伟业,人心为上……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与上述表述相吻合的中央决策出自( )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史实。解题时应关注材料的关键信息“停止批邓”“生产狠狠抓”;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与材料的意思相吻合。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我国农业总产值1979-1984年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
B.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是在1952年左右,时间不符; B.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发生在1956年,时间不符;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题干要求;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生于21世纪初期,时间不符。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我国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基本形式,是合作经济的一种经营形式。它废除“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又不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农村体制的重大问题,这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