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钟祥财在《和谐与大同:中国古代两种经济发展思路》中说:“先秦时期的和谐理念及经济主张以个体差异性为基础,……达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目标。而西汉以后的大同构想则相反,它们秉承整体主义的信念”,以此观点来理解近现代中国的经济,符合“大同构想”的是?
[? ]
A.近代前期的经济?
B.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C.新民主主义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判断题 下列语句摘自不同时期小学语文课本第一课的内容,其中属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是
A.毛主席,像太阳,他比太阳更光亮……我们跟你永远向上
B.爸爸六岁去放羊,今年我也六岁了,公社送我上学堂
C.敬爱的毛主席教导我们:“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
D.冰雪消融,种子发芽,果树开花……我们找到了春天
3、判断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开放格局,以下区域开放的先后顺序是: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上海浦东(?)
A.③②①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①②③④
4、判断题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以上言论的主要依据的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5、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曾流行过一个口号:“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当时,有的国家领导人认为,中国将很快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出现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由于
[?]
A.吸取了“大跃进”运动的教训?
B.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D.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