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西方国家在追求民主的思想斗争中,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从资产阶级革命到议会改革运动,无不显示出其强烈的反对封建专制、追求民主政治的思想主旋律。而近代中国则走了一条与之明显不同的路。自1840年以来,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不同阶级、不同时代的诸多仁人志士在积极寻求民族独立、救亡图存的同时,学习西学,引进民主政治思想,演绎了一场场可歌可泣的悲壮乐章。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中国追求民主的斗争中所走的“明显不同的路”是指什么?简要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如政治上的民主化和经济上的工业化等”。?
(2)若按材料二的观点研究,你会对中国近代的哪些思潮评价较高?选择其中一例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救亡图存与民主政治相结合。原因:近代中国的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独立是发展的前提等。
(2)较高评价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新思潮、三民主义、实业救国、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等。说明理由:只要围绕适应和推动现代化发展的主题分析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兴民权、设议院,其根本目的是?
[? ]
A.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B.用西方的政治体制维护清朝统治
C.提高民众的参政议政意识与能力
D.赋予传统儒学新的内容和新的意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 ]
A.王韬
B.康有为
C.梁启超
D.陈独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 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人大代表徐龙建言:让“红段子”掀起一场新文化运动。这里“红段子”的主要内容是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积极健康的、“红红火火” 的段子。而1915年的那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主要是
①提倡民主科学,反对愚昧专制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制度,反对旧制度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对材料解读最恰当的是
A.协约国的胜利是对军国主义的胜利
B.一战影响下中国人学习的方向发生变化
C.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端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引起中国人民的不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干反映了一战后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视角的变化。“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实际上指出了当时人们对西方制度的失望,“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说明了当时思想界出现了要求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的呼声。而导致这些变化的根源在于“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即一战的影响。故选B。A项说法明显和材料相反,材料明确提出“军国主义别打破”;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到西方文明的问题;D项错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材料中也未体现。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西学东渐的发展演变历程。在近代,随着民族危机的出现和加深,中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主张维新改良;陈独秀则主张共和,反对儒家伦理道德。但是在一战之后,人们对西方的制度、思想等重新进行了反思。社会上出现了进行革命、进行分本社会变革的声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