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兴民权、设议院,其根本目的是
A.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B.用西方的政治体制维护清朝统治
C.鼓励广大民众参与政治
D.利用西方政治学说说明儒学合理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中国各个阶层都掀起了救亡图存的运动,民族资产阶级也想着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建立民主制度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根本目的在于发展资本主义。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兴民权、设议院,其根本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故选A。B项错误,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C项错误,资产阶级不敢发动人民群众起来革命;D项本身错误。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维新变法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议会政治。一方面希望通过改良可以实现富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革命保留清朝统治。维新变法的影响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假使我们是那个时代的人,新知识新技术都没有,所能作的仅八股文章,所读过的书仅中国的经史,我们救国方案还不是离不开我们的经典,免不了作些空泛而动听的文章?假使正在这个时候,我们中间出了一个人提出一个伟大的方案,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其文章是我们所佩服的,其论调正合乎我们的胃口,那我们还不拥护他吗?
材料二?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则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并且接受得愈早愈速就愈好。日本就是一个好例子。
——以上材料均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那个时代”的历史特征和“伟大的方案”的基本特点。(6分)
(2)与材料一“伟大的方案”相比,材料二的观点有何进步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者为什么认为“日本就是一个好例子”?(9分)
参考答案:(1)历史特征: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中国传统文化落后于时代;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方案。(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基本特点: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2分)
(2)进步之处:提出越早越快接受近代文化才能实现国家富强。(3分)
说明:确立君主立宪体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工商业;推行文明开化,实现文化转型;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三年来,泰西专以中国说,报章议论,公托义声,其分割之图,传遍大?地,擘画详明,绝无隐讳”。?
——《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2:“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3:“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回答:
①材料1、2两则上书出自谁手?依据材料1、2说明作者是在什么背景下上书的?反映了什?么政治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材料3结合课本知识分析作者政治思想有什么特点?应如何加以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康有为。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要求实行维新变法,以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
②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进步性:体现了要求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局限性:反对顽固守旧思想,但不敢正面对抗,而是借用孔子名义,并企图把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结合起来,反映了其阶级本质和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近代以来,在改良社会风俗上,大胆冲破清朝禁忌,走在了时代前面的派别是
A.洋务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立宪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史实的掌握。在上述各派别中,维新派最早主张改良社会风俗。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商政矿务宜筹也,不变则彼富而我贫;考工制器宜精也,不变则彼巧而我拙;火轮、舟车、电报宜兴也,不变则彼捷而我迟;约章之利病,使才之优绌,兵制阵法之变也,不变则彼协而我孤,彼坚而我脆。?
——薛福成《筹洋务议·变法》
材料二?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立考课,使人尽其才……育才于学校,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三?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套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归纳材料一的基本主张,并分析其意图。?
?
(2)材料二比材料一的思想有哪些突破?其根本要求是什么??
??
(3)材料三反映了维新派的哪些思想主张??
??
(4)根据材料归纳这一时期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而探索的特色及成因。
?
参考答案:(1)主张:开矿山,建工厂,造船,练新军。意图:师夷长技以自强。
(2)突破:材料二不仅认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更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要求: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3)思想:三权分立,设议院,开国会,制宪法,君主立宪。
(4)特色:材料?一代表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材料二代表早期维新派,认为中国不但要学习西方经济、军事技术,还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材料三代表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通过变法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成因:前者是中国地主阶级中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后两者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