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学者指出,(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创制”的含义是(?)
A.推行王位世袭制
B.实行宗法分封制
C.确立世卿世禄制
D.实施中央集权制
2、判断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
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类语》
材料二?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初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贞观政要》
材料三?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唐初的一道圣旨主要包括了哪些人的意见?(2分)
(2)材料二说明唐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6分)
(3)材料三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果怎样?(4分)
(4) 据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4分)
3、综合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阅读下列中国历史上法制建设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 朱元璋对其孙子朱允
4、判断题 《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下列关于武王伐纣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周和商两个国家的民族战争
B.周和商两个国家争当霸王的战争
C.平民和奴隶反对商朝统治的战争
D.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统治的战争
5、判断题 在中国古代社会,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下列制度与此规定有关联的是:
A.分封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宗法制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