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评价某制度说:“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他评价的是
A.察举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材料“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当时实行前往京师考试的制度,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中明确提出,自隋代废除;BC项不是官吏选拔制度。
点评: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实行的选拔官吏的制度,通过考试成绩授予官职。科举制的实行,一方面使得下层地主也有条件通过努力进入到上层,另一个方面也提高了官员的素质。科举制为历朝所沿用。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两千年前秦王朝统一以来,中国历史发展具有自己的独特连续性,这种连续性形成中国的“朝代循环”模式。……每个周期中王权易主,而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却一脉相承,发生缓慢的微变。? ——蒋永清《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阻滞与转机》
材料二 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发展是指与生产力不断提高相适应的各民族、各地区交换、交往的增长,闭塞和隔绝状态的突破,文化的扩散和汇合。
——舒小昀《边缘与中心的变动:英国现代化模式探析》
(1)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历史发展具有自己的独特连续性”的原因并简要分析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造成的影响。(8分)
(2) 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并用史实加以说明。(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自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是如何加快经济现代化建设的?(3分)
参考答案:(1) 原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传统文化。(6分)
影响:延缓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2分)
(2) 观点:现代化进程的横向发展带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三次科技革命, 推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观点2分,史实4分,答出两个史实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3) 对内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分)
本题解析:(1)第一问,有关于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历史发展具有自己的独特连续性”的原因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一是从经济根源上进行分析,我国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所以国家政权牢固而稳定。二是从思想文化政策方面进行分析,中国封建思想从汉代开始逐步的统一,并且影响力非常的大。有关于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造成的影响的问题,需要从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史实来分析归纳。
(2)第二问,解决本题首先需要正确的归纳整理出材料二的观点,然后再用史实来分析说明。材料二内容的主要观点是说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可以在横向发展的过程中带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是说是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把整个世界联成一个整体。能够证明这个观点的史实可以从从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及影响方面来提取相关史实。
(3)第三问,题干要求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建设社会的方式与内容的问题,所以选取的答案内容应该是与改革开放相关的内容。对内改革的主要成就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是加入世贸组织,真正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接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有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
A.周天子实行分封制
B.秦始皇设立郡县制
C.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
D.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历史上某朝“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该朝是:
A.秦朝
B.汉朝
C.宋朝
D.明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由“罢丞相”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可知这是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
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
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