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3-05 23:22:0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宗法制,宗法制的基本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周王正妻所生长子才能成为大宗,故①的说法错误,排除就可。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图是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对这幅图历史内涵的推测与历史事实基本吻合的应是
 A.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B.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时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图中成王厉行分封制,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到了严格履行 D.图中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政治权利之间的主要纽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错误,西周实行分封制,并未形成中央集权制度;B项错误,分封制下国王的权力并未实现高度集中;C项正确,从材料图片可以看出当时诸侯与国王的权力义务关系还很明确;故选C。D项材料未体现。 点评: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把自己的同姓亲族、姻亲、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为诸侯,周王与诸侯形成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关系在西周的前期相对明确,但是在西周后期由于各诸侯国力量的增强,权利义务关系被打破,出现尾大不掉之势。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以材料(36分) 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公元前220年开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阳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东北、东面和东南辐射的一批称为驰道的帝国道路。 ——(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2009年5月2日,考古学家在宜宾县考察了始建于秦朝的五尺道。自秦以来,该处就是由四川到云南的重要通道。 ——(据《华西都市报》2009年5月5日第12版) 小题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修建道路系统的目的和道路修建的影响。(5分)分析材料中五尺道的历史价值。(2分) 材料二?从1870年到191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铁路发展极为迅速。全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70年的21万公里增加到1913年的110.2万公里,每年平均修建2万公里以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部分投资用于修建铁路,大量钢材用于轧制钢轨。……环世界的铁路网初步形成,大多数国家纳入了世界市场。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及世界市场的扩大,使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小题2:世界铁路在1870到1913年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铁路发展的影响。(6分) 材料三? 1876年~1894年近20年的时间里中国境内修建约400多公里铁路。1894年~1911新建铁路约9000多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修建经营的约占41%;帝国主义通过贷款控制的约占39%;由中国人自己修建的仅占20%左右。 ——摘编自《中国动力新时速—新铁百科》 小题3:材料三反映了哪些信息?(4分)1894年起帝国主义各国为什么要在中国抢筑铁路。(4分) 小题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94~1911年中国铁路发展的原因和对中国社会进步产生的影响。(12分) 小题5:综上,谈谈你对铁路建设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认识。(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目的:巩固秦朝对全国的统治。(2分) 影响: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加重徭役负担,激化社会矛盾(3分)。 历史价值:有助于研究秦朝对西南地区的开发和治理(2分) 小题2:第二次工业革命。(2分)重工业发展迅速,殖民体系形成,形成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形成,世界贸易发展。(4分) 小题3:1876年~1894年修建很少。1894年~1911发展较快。其中大多为帝国主义修建或控制 。(4分)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和完成,通过铁路帝国主义扩大对中国资源和市场的掠夺。(4分) 小题4:原因: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帝国主义凭借特权掀起了对中国资本输出的高潮;清政府支持铁路修建;中国人对铁路修建认识的提高和爱国热情。詹天佑等铁路工程师的努力。(6分) 影响:加速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加强了国内各地区的交流;加快了自然经济的解体;有利于中国封建制度的解体,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6分) 小题5:要发展经济,应重视修路。(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这首诗揭露了哪一制度的弊端 A.郡县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说明了世家大族凭借血缘门第垄断了高官职位,有真才实学之人也只能屈居社会底层,所以材料描述的是汉末九品中正制的弊端,答案选C,A B D三项与此特征不符。 点评: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演变: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经历了从西周至战国前的世卿世禄制、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的科举制等选官制度。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①建立皇权绝对权威②皇权控制中央机构③削弱地方权力④注重思想控制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概念的理解。结合从秦朝建立这一制度到清朝这一制度发展到顶峰的过程,我们就可以知道,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