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甘地和孙中山都对本国历史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
材料一?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唯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永远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不愿向英国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要高明的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材料二?吾人当此民族、民权革命成功之时,若不思患预防,等资本家出现,其压制手段恐怕比专制君主还要甚些,那时杀人流血去争,岂不重罹其祸么!……如有一工厂,佣工数百人。人可生二百元之利,而工资所得不过五元,养家糊口,犹恐不足,以此不平,遂激为罢工之事,……国家一切大实业,如铁道、电气、水道等事务皆归国有,不使一私人独享其利。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的演说《为国利民福而努力奋斗》
材料三?实业之范围甚广,农工商矿,繁然待举,而不能偏废者,指不胜屈。然负之而可举者,其作始为资本,助之而必行者,其归结为交通。……苟无铁道,转运无术,而工商皆废,复何实业之可图?故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
——1912年6月22日孙中山与《民立报》记者的谈话
(1)依据材料一,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实际原因又是什么?(7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这一时期孙中山的主要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对孙中山的上述认识和活动进行评价。(8分)
参考答案:
(1)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认识到印度力量。(3分)印度经济落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与英国相比经济军事实力悬殊;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以至民族起义遭到失败。(4分)
(2)活动:致力于宣传实现民生主义(或社会革命);呼吁优先发展交通业,修筑铁路。(4分)
评价:注意吸取欧美国家的教训,重视民生问题;体现了追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理想;错误地认为民族、民权革命已经成功,民生设想基本停留于演讲和规划层面,实际进展不大,在当时的中国难以真正实现等。(4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他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要高明的多”、“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唯一正确方法”等可以看出甘地的奉行非暴力的理由。其主要原因要结合所学只是进行回答,印度资本主义发展落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无力也不敢用战争的方式达到目标。(2)从材料“国家一切大实业,如铁道、电气、水道等事务皆归国有,不使一私人独享其利”、“其作始为资本,助之而必行者,其归结为交通”可以看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的主要的思想及行动。对于孙中山辛亥革命后的行动,需要具体的分析。一方面要认识到孙中山已经认识到民众的幸福、国家的富强是最求的目标,但是其错误的认为革命已经成功,显示出孙中山思想认识的局限性。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与同期欧洲1848年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斗争的手段
B.斗争的目标
C.领导的阶级
D.斗争的结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世纪中期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者主要是农民阶级,而西方1848年革命的领导者阶级是资产阶级,参加者也有很多的工人阶级,它们也对当时的社会不满。1848年革命沉重的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故选C。A项相同,都是采用的暴力的手段;B项相同,都是反对的封建势力;D项相同,都沉重的打击了封建势力,最后大都是以失败告终。
点评: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主要是由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印度的民族大起义、伊朗的巴布教徒起义等,各国的起义运动沉重的打击了本国的封建势力和外国的侵略势力,但是都是以失败而告终。1848年革命使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主要原因在意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各国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但是在客观上起到了相互配合的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甘地在一次演说中说:“我们在经济和工业生活中严重地背离了经济自给自足。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西方民众正在唯物(物质)主义这个魔鬼和怪物的铁蹄下呻吟。”基于这种认识,甘地
A.组织了“食盐进军”
B.提出“回到纺车去”
C.提出印度自治的目标
D.号召民众进行绝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甘地认为印度的经济违背了自给自足的原则,要求抵制外国商品。为此,甘地把纺车当做印度摆脱对英国纺织业依赖的工具,提出“回到纺车去”的主张。故选B。
点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愿望,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同时,“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这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殚精竭虑地勾画中国社会的发展蓝图,并为之进行不懈的奋斗。
材料一 文明越发达,社会问题越着紧,……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穷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美国官吏有由选举得来的,有由委任得来的。……无论是选举、是委任,皆有很大的流弊,就选举上说……美国代表院中,往往有愚蠢无知的A夹杂在内。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年)
材料二 政是众人之事,集合众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政权;政权就可以说是民权。治是管理众人之事,集合管理众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治权;治权就可以说是政府权。所以政治之中,包含有两个力量:一个是政权,一个是治权。这两个力量,一个是管理政府的力量,一个是政府自身的力量。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
材料三 (欧、美)没有解决土地问题……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906年)
材料四 国家当给佃农以土地,资其耕种……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孙中山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存在哪些弊端?为此,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政治、经济主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四与材料三相比,孙中山提出了哪些新的经济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的经济主张在当时产生的政治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弊端:官员产生方式不合理、贫富悬殊、垄断资本操纵国计民生。政治主张:政权和治权分立。经济主张:平均地权。
(2)新的主张: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意义:调动工农群众反帝反封建积极性;推动国共合作;促进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凯末尔曾说过:“为了拯救国家,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摧毁从政府机器到国民精神的一切,并树立新的东西”。下列反映其理论的措施包括( ? )
①废除土耳其政教合一的政体?②革新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③效仿西方的法律法规?④改革文字,用阿拉伯字母拼写土耳其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