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说明洪秀全
[? ]
A、背叛了农民革命事业
B、没有摆脱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
C、害怕得不到尊重
D、为了完善农民政权的法律
2、判断题 南京国际航空烈士纪念馆宁波籍抗日英烈简表(部分)

分析上表,就其史料价值而言,无法佐证的是
A.社会上层青年为国家民族贡献抗日力量
B.美国支持和援助中国抗日
C.国民革命军将士在正面战场英勇抗日
D.国民政府作了抗日国防准备
3、判断题 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①虎门销烟 ②签订《南京条约》③签订《马关条约》?
[? ]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4、判断题 (22分)中国近代化主要是在外接连不断、一个比一个更为严重的民族危机的驱迫下,中国人迅速不断地、一次次变换择取更新的两方文明成果。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史化的主要三种模式

(1)根据材料一指出哪两种近代化模式存在根本对立?简要说明理由。? (6分)
材料二?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
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二中“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在推动近代中国进步方面的表现。(4分)
材料三?从影响方面看,19世纪西方的冲突在促使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所起的作用,肯定比16—17世纪欧洲探险家和传教士到所起的作用更为巨大……但他们的影响只局限于中国统治集团内部的少数士大夫……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19世纪中国虽然在向近代化转型,但真正的近代化却 “遥遥无期”?(6分)
材料四?近代前期我国政治文明演变示意图?

(4)以材料四我国政治文明的演变为例,分析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过程呈现的特点。(6分)
5、判断题 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实行全民族抗战
B、战争的正义性
C、国际反法西斯力量配合
D、正确的战略战术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