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2、判断题 1900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侵略军这一行为的依据是《辛丑条约》
B.反映了中国正完全陷人半殖民地境地
C.表明了清政府强烈的主权意识
D.说明了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控制
3、判断题 农村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打土豪,分田地 ②兴修水利 ③开展大生产运动 ④兴办工厂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判断题 19世纪末期的一个抄本中写道:“弟子同心苦用功,遍地草木化成兵。愚蒙之体仙人艺,定灭洋人一扫平”。这些话
[? ]
A. 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社会阶级矛盾的空前尖锐
B. 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武装起义的决心
C. 体现了人民大众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信心和勇气
D. 印证了义和团运动过程中的反帝性和落后性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3年中英协定关税前后几种主要进出口货物的税率
?
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后的英国对华贸易
(单位:万英镑。表中贸易额不含鸦片贸易额)

——上述材料依据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及胡华《中国革命史讲义》
材料三 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德意志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一个国家要从农业社会成功地向工业社会过渡,必须采用贸易保护……美、德在19世纪中后期都实行了较高的关税,贸易保护对两国经济力量的集中起了促进作用。
材料四 1930-1932年,由美国开始,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或实行商品输入限额制度……为了调节国家间的经济关系,以利于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各国政府纷纷出面与外国缔结具体的贸易协定或短期支付协定加以调节。政府干预对外贸易和金融已成为资本主义各国国家机器的重要职能之一了。
——《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43年前后中国关税税率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税税率的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重大影响。
?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和美、德的贸易政策及实行该政策的原因。
?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关系的特点及原因,据此分析这一时期国际贸易政策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产生的消极影响。
?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