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早请示晚汇报”“语录歌”“红太阳”“效忠信”“揪斗”“一句顶一万句”等词汇、语句成为流行语的时期是?
A.辛亥革命时期
B.抗战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明朝宦官魏忠贤所作所为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明熹宗不问政治
B.封建专制统治腐朽
C.魏忠贤独揽朝中大权
D.特务机构成为镇压人民的工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皇帝不问政事是宦官专权的原因。C项是A项的结果,D项是专制主义加强的表现,都不反映实质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梭伦改革发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初期?②“太祖”作为朱元璋的年号可以用来纪年③中华民族取得抗战胜利是在民国三十四年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是在农历甲午年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史学常识,关键靠平时的积累。梭伦改革发生在公元前594年,是公元前六世纪初期;中华民族抗战胜利使在1945年,按民国纪念应该是民国34年(1912年是民国元年),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朱子语类》中有这样一段话:“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下列对文中朱熹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吃饭应该追求食不厌精
B.正当的需求是符合“天理”的
C.人应该无私无欲
D.天理与人欲是统一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材料的大意是:正常的饮食是天理,山珍海味般的挥霍是人欲。由此判断出朱熹认为正当的需求是符合“天理”的。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儒学是不断吸收融合、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不同时代赋予其不同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董仲舒《天人三策》
材料二 从北宋的周、张、二程,到南宋的朱子,再到明代的王阳明,理学的领军人物,其学问的成就确实多与佛、老脱不了干系。虽然用心性修养的方式来证成圣人之道,在先秦儒学中就已存在,理学家也每每援引古籍旧说以为据,但如此集中、突出地用心性之学来体证、描述儒学义理,无疑是宋以后在佛、老刺激下的结果。理学在工夫论及心性本体论上,均与佛、老颇多相似之处,以至于自始便蒙受“阳儒阴佛”、“阳挤之而阴助之”之类的讥刺,甚至理学内部各派之间也互相以佛、老相诋。
——陈多旭《宋明理学与佛教、道教的关系》
材料三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社会,一般都具有一些显见的道德教条及行为教条(尤其在公共场合);但是在私人场合,儒家对其治下的个体只要求自我反省,与其他很多宗教相比,这种自我反省并不具有排他性。儒家的这种开放导致了儒家具有一些宗教所不具有的的包容性,这是儒家与一般宗教的一个重要区别。
——维基百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儒学的内涵(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这一做法的政治目的?(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理学家对佛教和道教的态度(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态度的思想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儒家思想相比其他宗教相比突出特征。(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时代论证这一特征及其影响。(7分)(要求:史论结合,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表述成文,200字以内。)
参考答案:
(1)天人感应 天人合一(1分)?神化君权、限制君权(2分)
(2)吸收融合和批判驳斥(2分)?丰富儒学内容、维护儒学正统地位(2分)
(3)儒家思想具有开放性、包容性(1分)
汉代董仲舒的儒学吸收阴阳五行学家、道家和法家思想,从而被统治者采纳成为正统思想。(2分)
宋明理学吸收道教和佛教,成为官方哲学(2分)
清末维新派,把儒家思想和西方民主思想现结合,推动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人们思想(2分)表述成文(1分)
本题解析:
(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可概括出董仲舒儒学的内涵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根据所学知识,董仲舒这一做法是为了神化君权、限制君权。
(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朱子,……王阳明,理学的领军人物,其学问的成就确实多与佛、老脱不了干系。”“甚至理学内部各派之间也互相以佛、老相诋。”可体炼出理学家对佛教和道教的态度既吸收融合又批判驳斥;形成这一态度的思想是由于丰富儒学内容和维护儒学正统地位的需要。
(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对历史问题进行评述论证的能力,根据材料“儒家的这种开放导致了儒家具有一些宗教所不具有的的包容性,这是儒家与一般宗教的一个重要区别。”反映出儒家思想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特征;用所学知识从不同时代论证这一特征及其影响,主要抓住三个重要的阶段:汉代董仲舒的儒学吸收阴阳五行学家、道家和法家思想,从而被统治者采纳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吸收道教和佛教,成为官方哲学;清末维新派,把儒家思想和西方民主思想现结合,推动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人们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