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国歌,顾名思义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歌曲,19世纪前,我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国歌,直到清朝末年才有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首国歌《巩金瓯》。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公布了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谱曲的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歌词中“揖美追欧”和“旧邦新造”分别指什么?(2分)
(2)当时我们“揖美追欧”的过程中颁布了哪个重要的法律文件?(1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个文件的历史意义?(2分)
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唱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1949年,这首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
(3)为什么说《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全国人民的心声?(3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华民族在此次最危险的时刻能最终战胜敌人的根本原因?(2分)
参考答案:(1)向西方学习;(1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或中华民国的建立)(1分)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分)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意义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2分)
(3)20世纪30年代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全民族团结抗战,成为时代的主题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3分)
根本原因:抗日统一战线领导下的全民族的抗战。(2分)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回答问题时要结合所学知识。(1)(2)围绕中华民国进行考查,“揖美追欧”指的是向西方学习,“旧邦新造”是中华民国成立。法律文件,很明显指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就可以了。(3)(4)注意时间是三十年代,当时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必须“万众一心”,团结抗战。(4)实际是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在知识很好回答。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46年7月,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中说:“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国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这一时期的人民军队采取的主要作战方法是
[? ]
A、游击战
B、攻坚战
C、阵地战
D、运动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该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7~1936年处应该填写?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
1927~1936:
|
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
?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图展示了近代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A.战役结束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打敌人”。这首旋律优美、脍炙人口的歌曲描述的历史发生在
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红军是国共对峙时期的人民军队的称呼,“我编斗笠送红军”说明了此时是国共对峙时期。A时期为国民革命军,C时期为八路军,D时期为解放军。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