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史书多以纪传体编撰而成。“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
——据(唐)刘知几《史通》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家必探察“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据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布鲁尼(1369——1444)的《佛罗伦萨史》,不再从上帝创世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不再记述有关佛罗伦萨建城的神怪传说和奇迹,而是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时的政治生活。
——据《西方的历史观念》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①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②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
(1)据材料一,古代纪传体史书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梁启超的史学观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分析布鲁尼的历史撰述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思想潮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选材料三中的一种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学者认为,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也是指人们对往事的记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统治者的活动。西方民主平等思想、进化论思想、救亡图存思想。
(2)摆脱神学束缚,关注现实,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潮。
(3)以下两种答案任选其一:
①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从分散孤立走向统一整体。190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4)“略”(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公元前5世纪,希腊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是 ①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②公
民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③公民的思想活跃?④“人非工具”思想的流行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人非工具是启蒙运动时期康德的观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在古希腊,提出“逻各斯”(即规定着的理性)的主张的是
[?]
A.斯多亚学派?
B.普罗泰戈拉
C.苏格拉底?
D.莎士比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材料: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梁启超文中的欧洲“古学复兴”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战国的“思想自由”状况在秦汉、宋明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粱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2)秦始皇焚书坑儒,思想高度专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大一统;宋明理学盛行,进一步禁锢了思想。
(3)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国外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
(4)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的经济因素、新的阶级、新的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这句话最有可能出自(? )
A.《圣经》
B.《神曲》
C.《九十五条论纲》
D.《十日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可以很容易的看出这是反对赎罪券的功效,认为信仰上的就可以得救。这是出自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的内容。功效C。A项是基督教的经义,宗教改革并未否定《圣经》的作用;B项是文艺复兴但丁的作品,D项是文艺复兴时期薄伽丘的作品,均未有宗教改革的内容。
点评:《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宗教改革是西欧16世纪的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打击了教皇的权威,促进了人们的思想的解放,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宗教改革为后来的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宗教改革的背景等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