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万物之源为水,水生万物,万物又复归于水。
(1)据材料一分析老子和泰勒斯观点的异同。
材料二 这是揭开天空面纱的一个轰动一时的、革命性
的解释。牛顿已经发现了一个能够通过数学被证明的基本宇宙定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指出“牛顿科学发现”的特点。这一发现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遇到了被称为“晴空上漂浮着两朵乌云”的两个无法解释的难题,后来这“两朵乌云”被驱散了。
(3)材料三中“两朵乌云”是怎样被驱散的?
(4)综上所述,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参考答案:(1)相同点:都体现了对世界本源的探究。
不同点: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属唯心主义范畴;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属唯物主义范畴。
(2)特点: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
影响: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引发了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3)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出现。
(4)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真理是相对的;科学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答对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易中天先生在其新书《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派作了如下评价
①关注社会,留下了平等、互利、博爱的社会理想
②关注人生,留下了真实、自由、宽容的人生追求
③关注国家,留下了公开、公平、公正的治国理念
④关注文化,留下了仁爱、正义、自强的核心价值
下列各项对①②③④对应的学派判断正确的是
A.道家、儒家、墨家、法家
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C.墨家、道家、法家、儒家
D.法家、墨家、儒家、道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诸子百家思想的内容及其影响。①体现了“兼爱”的思想;②体现了“无为”的思想;③体现了法家的治国思想;④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仁”“义”。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战国各家思想由于代表的利益不一样,观点也不是一样,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是考试的重点。儒家强调德教,法家主张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等。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到1970年,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美国发起的把中国排斥在联合国外的做法开始失败”。最适合以上表述的主题是
A.多极化趋势出现
B.欧洲地理政治的变迁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D.欧盟增加新成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该题属于典型的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和对相关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题中叙述了欧洲整体地位的提升、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提高,间接地也表达了美国控制力的减弱,综合分析,A项的多极化趋势出现应当是最合适的主题。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中国近代“一向被社会歧视、受性别不平等压制的妇女,开始走向社会,从事各种社会工作。并为男女平等而奋斗。”这种变化折射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封建经济渐趋衰落?B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
C人性日益解放,社会日趋开放? D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近代女性的解放和维护女权的斗争折射出的是人性自身的日益解放和社会发展的日趋进步和开放,答案选C,A B D三项与题意主旨无关。
点评: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起源于清朝末年,戊戌变法时期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发端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就已经有了一定发展;新文化运动时期实现男女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传入了中国,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给中国的妇女解放事业指明了新的方向。但与此同时也应关注不同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内容有很多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考古学者在德国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信息解读最正确的是(?)
A.当时政府重视对外宣扬中华文化
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经得到推崇
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
D.《论语》在欧洲曾以多种语言流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表达了对孔子的高度赞美之情,所以B项说法最符合题意,A项说法材料无法体现,C项说法明显错误,“西学东渐”出现在鸦片战争之后与题中时间明显不符, D项说法正确在材料中也能体现出来,但不如B项更符合题意主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高考中以往较多地侧重在其对中国社会和历史文化传统的深远影响,而该题则侧重于其对世界的影响,尤其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地均在开设孔子学院,这一举措与此紧密相联,以后的高考中会加大对此方向的考查,希望引起注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