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1925年1月莫斯科政府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一位农民代表向政府提出:“你们号召我们改进耕作,实现机械化。这样我们就会得到发展,我们的收入将增加,我们将有更多的马、牛和机器,到那时你们会怎样呢?”得到的回答:“我们将把你作为富农加以剥夺。”由这一回答可知,当时的苏联政府
A.苏联停止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探索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C.对新经济政策的长期性认识不足
D.苏联开始大规模实行农业集体化
2、判断题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年(1922年),社会景况顿然改观。街市上人山人海,农家妇女、老人、工人、学生……种种色色人簇拥在一处。这里一批白面包、香肠、火腿、牛奶、糖果点心,那里一批小褂、绒裤、布匹……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商业也活跃了起来。
——据瞿秋白1920年12月到1922年12月在苏俄考察的记载
【材料二】 一位年轻的记者曾经问富兰克林·罗斯福:“你是共产党吗?”“不是。”“你是社会主义者吗?”“不是。”……“那你的哲学是什么?”“哲学?我是基督教徒,是民主党人,如此而已”
——据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1)据材料一,指出苏俄社会状况“改观”的表现。苏俄社会状况的改观与哪一政策的实施相关?(6分)
(2)材料二中记者问罗斯福是否“社会主义者”的原因是什么?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6分)
(3)苏俄和美国的政策调整,对我们今天的改革与建设有何重大启示?(4分)
3、判断题 近现代历史上,各国针对各自经济发展问题都进行了有益的积极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1921年列宁的讲话
材料二?1929-1937年美国失业率变化表
年份
| 1929
| 1930
| 1931
| 1932
| 1933
| 1934
| 1935
| 1936
| 1937
|
失业率(%)
| 3.2
| 8.9
| 16
| 24
| 25.2
| 22
| 20.3
| 17
| 14.3
|
?
材料三 ?美国《时代周刊》1985年9月23日封面。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画面很清楚地对毛和邓两个不同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高举着马克思的画像,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俄“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得益于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特点是什么?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何重要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美国这一时期失业率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时代周刊》将邓小平列为该期杂志的封面人物的原因。你又是怎样理解这期杂志封面的标题?(10分)
4、判断题 1917年4月,列宁提出的口号是“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并且认为革命所以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列宁这一想法被打破是在?
[? ]
A.二月革命后?
B.七月事件后?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后?
D.宣布退出一战后
5、判断题 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所见:“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据此推断,蒋介石访苏的时间和目的最有可能是( )
A.代表国民党参加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庆典
B.五四运动期间赴苏俄学习救国思想
C.受孙中山委派寻求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帮助
D.寻求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