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题干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此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概念。题干中关键词是“水利工程”可见最后应是工部的事。“运作程序”即实施的具体步骤。根据知识可知,一项诏令,先由中书省审议决策,再由门下省审批,再由尚书省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操作执行。“水利工程”归工部。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 91ExAM.org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吸取了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纷争局面的教训 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 C.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写道:“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负责的官员。”文中涉及的“封建国家”与“若干行政区”的理解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干中的“封建国家和王国”是指分封制下的诸侯国;国土分为“若干行政区”,官员“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负责”,说明此制度为郡县制;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故B正确。两者都是地方制度,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分封制却容易造成地方割据故A错误;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郡县制不是,而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的是郡县制,故C错误;郡县制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故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列强”的做法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维护了宗法制度
C.导致分封制崩溃
D.促使了礼崩乐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根据题干中的“‘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在结合春秋战国的时间,可知是维护了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所以B正确。A中央集权到秦朝才正式确立;C题干没涉及分封制;D没体现礼乐制度。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假如你生活在元代的山东,你的家乡将属于
A.中书省直接管理? B.山东行省管辖? C.宣政院管辖?D 宣慰司管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地方行政,山东受中书省直接统辖,宣政院是管理西藏的,其他选项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早期西欧殖民活动的始作俑者是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