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君主专制统治,结束了自秦始皇以来统治中国达2000年之久的专制皇权统治,但这仅仅是在政治形式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至于封建的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并未触动,所以A项说法错误,B C D三项是对辛亥革命影响的正确阐述。
点评:高考中对辛亥革命的考查一直都是重点和常考点,其考查角度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①三民主义的内容②辛亥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③辛亥革命的产生的积极成果④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局限性的表现⑤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有: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
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关税的机会了?
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
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马关条约》的内容是割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故①说法正确;根据“利益均沾”原则,③说法正确。故选B。②说法与史实不符;④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所见:“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据此推断,蒋介石访苏的时间和目的最有可能是?
[? ]
A.1918年,代表国民党参加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庆典 ?
B.1919年,五四运动后赴苏俄学习救国思想 ?
C.1923年,受孙中山委派寻求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帮助 ?
D.1940年,寻求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议约”和“疾愚暴之无知”是指
A.《南京条约》 三元里人民抗英
B.《北京条约》 大沽保卫战
C.《马关条约》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不割我土地”才是本题的题眼,必须知道“不割我土地”的确是《辛丑条约》的一个显著特征,《辛丑条约》没有割地的内容,文中“议约”只能是指《辛丑条约》,“疾愚暴之无知”当然是指反帝的义和团运动。所以本题答案是D.《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另外,这不过是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己诏》。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历史命运,那时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没能保障人民的权利,最终在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造成这一结局的原因有?
①西方式的政治体制脱离中国国情
②中国国民的素质与共和制度要求相差太远
③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破坏
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存在的明显弱点
[? ]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