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社会制度。
材料一?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其中规定:此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全制度,使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儿童或残疾儿童得到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并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事业补助发的实行做出妥善的安排。
——科学网
材料二?前苏联国家宪法将社会保障确立为国家制度。政府和企业缴纳保险费,公民则免费享受社会保障权利。其中社会保障有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部分组成。
——中国保险网
材料三? 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里根政府上台后,以供应学派的理论为知道,主张削减政府开支,其中包括庞大的社会福利开支,并且相应减少政府税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他们认为高标准的社会福利基金,只会助长一部分劳动者不劳而获的懒汉思想。……为此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中国卫生经济》论坛
请回答: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推行这些社会保障措施的?由此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小题1:在材料二中,前苏联政府推行这样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特点?它与材料三中有关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规定有何差异?
小题2: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当时里根政府实行减少社会福利开支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他们削减福利开支的理由有哪些?
小题3:综上所述,请你简要谈谈自己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
参考答案:
小题1:背景: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使得、大量工人失业,社会矛盾尖锐。
影响:有助于下层民众的基本利益,缓和社会矛盾,带动美国经济的复苏,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并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小题2: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差异:前者来源于政府和企业;后者来源于政府、雇主和工人三者共同承担。
小题3:背景: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美苏争霸中长期巨额军费开支;日本和欧洲的崛起,使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衰落;美国经济处于“滞胀”状态。
理由:减少财政负担,避免劳动者养成惰性。
小题4:认识:社会保障制度是有关民生的一项重要的社会制度;它的制订往往受当时社会条件以及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
本题解析:
小题1:第一问考查了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影响
小题2:第二问考查了对材料的分析和利用能力
小题3:第三问分析了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结束后对政策的再次调整
小题4:第四问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A.社会处于新旧制度交替的变革时代
B.思想家著书立说的政治环境比较宽松
C.私人授徒讲学在当时蔚然成风
D.封建地主阶级治国模式大体确定下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制的形成时期,地主阶级治国模式不可能确定。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题干叙述了现代中国50年代外交成果,这是现代中国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基本原则指导下的外交成果,故50年代这些外交成果也正是现代中国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故B项正确;A项“消除了”说法与史实不符,说法是错误的;不结盟外交政策是现代中国80年代的外交政策,C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中美关系,无法反映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和缓和,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欧洲联盟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大成果。欧洲一体化进程首先开始于
[? ]
A.政治领域
B.经济领域
C.军事领域
D.文化领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图反映了我国自1、949年到l960年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一五”计划的实施? 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冲击 ③“左”倾错误的危害④中苏关系的恶化⑤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