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5年,法国邀请美国、英国、德国、意走利和日本领导人开会协调经济政策,以共同应时油价高涨和经济衰退。此后,被称为“官国俱乐部”的八国集目长期主导着全球经济规则的制定和宏观经峁政策的协调,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材料二2009年二十目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套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发表的宣言指出.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面临严重挑战之际,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决心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恢复全球增长,实现世界金融体系的必要改革。二十国集目的成员既有美、英、法等八国集团,也有中国、印度等国家.显然具有更走的代表性。更重要的是,二十国集田也反映了全球实力与经济权力平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现实a在全球重太决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已不再仅仅是“客人”和“观众”。而避渐成为垒球问题的决策者.成为维护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的重要力量。
(1)依据材料一指出八国峰会的主题是什么?(2分)这一峰会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6分)
(2)在对全球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3)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参考答案:(1)主题:协调宏观经济政策。(2分)背景:西欧、日本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瓦解;1973年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6分)
(2)变化:由发达国家主导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2分)原因:各种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经济危机爆发其破坏性空前增强;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3)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更显示出世界正加速向多极化格局转变。(2分)
本题解析:
本题以八国峰会为切入点,实际是以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为背景:从20世纪70年代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到当今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情况下,在不同的世界格局,全球重大问题的决策的变化。解题关键是要把握好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如果用天平来衡量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天平的一边代表美国,那么要保持这个天平的平衡,另一边应该放上哪些大国?
[? ]
A、日中俄印?
B、法德英日?
C、欧日俄中
D、“金砖四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美苏“冷战”的两极世界格局瓦解的标志是(?)
A.阿富汗战争的爆发
B.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
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瓦解。故选D。
点评: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历程:①二战后初期(五十年代):美苏势均力敌、冷战——两极格局;
②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联合、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兴起、中国振兴——多极化趋势出现;
③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欧日俄中力量增强——两极格局结束,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说:“我们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正是这一领导的重任以及实力,使美国在一个寻找自由的世界中成为自由的灯塔。”这表明:
[? ]
A.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企图独霸世界
B.苏东剧变后,“单极”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C.冷战结束后,美国为干涉他国制造舆论
D.美国凭借其实力充当资本主义的保护神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兴起的直接背景是
A.凯恩斯主义在西方的广泛传播
B.苏联和东欧的经济陷入困境
C.中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D.西欧建立了政治和经济联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80年代,由于自身的发展问题和西方冷战的压力,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日益陷入困境,即将走向生命的终点,两极格局即将结束。资本主义阵营把社会主义的消亡看作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胜利,B项正确。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凯恩斯主义在战后初期广泛传播,A项错误。1992年,中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C项错误。1993年欧盟成立,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