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7-11 02:59:0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据记载,“周之子孙,荀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分封制的推行是要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 B.分封的同姓诸侯位居显要之地 C.同姓诸侯是分封的主体 D.同姓诸侯比异性诸侯重要的多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周之子孙,荀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说明同姓分封的比较多,是主体。故选C。A项说的是分封制的目的,材料并未体现;B项是说的分封的位置,材料也是没有交代;D项更是没有进行比较。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度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西周建立后大举实行分封制,其分封的主体是 A.功臣 B.古代帝王的后代 C.同姓亲族 D.殷商旧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知识。西周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其主体是同姓亲族。故选C。其它各项亦有分封,但是人数比较少。 点评: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形成了层层分封的政治等级制度。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宗法制、礼乐制度和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的统治,在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造成了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 B.生产关系的发展 C.诸侯地位的变化 D.争霸战争的进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出现,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奴隶制逐渐向封建制转变了,周朝的统治逐渐瓦解。因此选A。其他三项都不是根源。 点评:因果型选择题即考查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的选择题。此类题的基本结构大致有两中表现形式:一是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型词语有““原因是”“目的”“是为了”等;而在考察原因时又多进行细化,如考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历史原因”“主观原因”等;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列能够反映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是 A.“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 B.“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C.“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D.“是时南书房最为亲切地,如唐翰林院学士内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我国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达到顶峰,具体表现是宰相制度的废除和军机处的设立,但最终的标志是军机处的设立而不是宰相的废除,因为到了清代君主专制的程度比明代更深,故答案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明清时期是我国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达到顶峰的时代,但是顶峰的标志是军机处的设立,就该点而言,可能只有少数学生对此有过深入的思考,学生不妨以“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置是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的重要标志”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早期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我国早期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等。材料中“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反映出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故答案选择B项。 考点:本题考查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点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的结合,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王位世袭制,形成家天下的局面;分封制、宗法制将族权与政权结合,形成家国一体局面;礼乐制度为分封制、宗法制的维系工具。(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关于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高考的考查集中在:第一,理解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的概念概念并对其作出正确评价;第二,对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的相关材料作出正确解读;第三,正确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