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南宋陈元靓的《岁时广记·售农用》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上述材料表明
[? ]
A.宋代草市方便了民众的生活
B.宋代开始出现定期举行的草市
C.宋代草市开始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D.宋代草市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戮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罚其妻子为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战国以前)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 (战国时)今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牛鸡、走犬、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一一《战国策》
材料三?生民之道食为大,有国者未始不闻此论也。顾罕知其本焉。不知其本而求其末,虽尽智力弗可为已。是故,土地,本也;耕获,末也。无地而责之耕,犹徒手而使战也。法制不立,土田不均,富者日长,贫者日削,虽有耒耜,谷不可得而食也。食不足,心不常,虽有礼义,民不可得而教也。尧、舜复起,未如之何矣!故平土之法,圣人先之。
——北宋李觐《平土书序》
材料四?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中少一耕稼之人。且愚民见工匠之利多于力田,必群趋而为工,群趋为工,则物之制造者必多,物多,则卖不易,必壅滞而价贱,是逐末之人多,不但有害于农,而并有害于工也。小民舍轻利而趋重利,故逐末易,而务本难。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虽不必使为工者尽归于农,然可以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
——《清世宗实录》
(1)上述四则材料中,哪些材料的思想主张是基本一致的?它们的一致性是什么? (8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社会哪些情况?(6分)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分)
(3)结合史实,评价材料四反映的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1)材料一、三、四的思想主张基本一致。 (4分)都主张重农抑商。(4分)
(2)反映: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繁荣。(6分)原因: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手工业的发展。(6分)
(3)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致使整个社会经济日益迟滞,远远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6分)
本题解析:典型史实运用和论述能力考查。(1)材料一的核心主张是重视农业,材料三则重在论述农业和土地的作用;材料四明确指出“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因此材料一、三、四的观点一致。(2)从材料“(战国时)今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等信息可以分析的出当时经济发展的情况,主要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3)材料四重农抑商的思想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致使整个社会经济日益迟滞,远远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宋代的“市”,突破了以前的限制,表现在?
①封闭在政府规定的范围内? ②分散于宅屋之间?
③不允许设“市”的城郊和乡村出现了“市”? 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提到其曾祖父无泽曰:“无泽为汉市长。”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司马迁的曾祖父从事的是(? )
A.商业管理
B.军事管理
C.行政管理
D.文化典籍管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 度较低,汉代市长是城市中负责商业管理的官员,汉代在长安、洛阳、邯郸、临淄、成都、 宛六大城设市长,所以答案选A,B C D 三项不符合汉代市长的具体职能。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典制史”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史书体例之一,是以记载各种制度、政策、礼仪为主要内容的史书。“典制史”又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等门目。汉武帝盐铁酒专营政策应归入下列哪一门目
A.选举
B.食货
C.州郡
D.礼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审题的关键是最后一句:盐铁酒专营政策应归入下列哪一门目,盐铁酒专营政策即为经济政策,那么只有题支中的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另外:食货的含义(1).古代用以称国家财政经济。语出《书·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 (2).食和货。粮食等食物和钱财、货物。《汉书·叙传下》:“厥初生民,食货惟先。”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