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这首词反应的著名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军叫‘工农革命’”、“要向潇湘直进”、“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等反映的信息中都可以判断应该是秋收起义。故选C。A项未打出工农革命的旗号;B项还是用的国民革命的番号;D项是在1934年开始的,与材料显然无关。
点评:秋收起义是在大革命失败后,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屠杀,举行的革命暴动。进攻的目标是大城市长沙,由于敌强我弱,受到很大的挫折。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地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甲午中中战争对中国产生了许多严重的影响,这其中包括
①台湾与祖国分离五十年 ②列强的侵略势力从此由沿海深入到中国的内地
③直接刺激了列强对中国的瓜分野心 ④中国东北成为沙俄与日本争夺的焦点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是有关中国共产党党员数变化的材料,上述材料中说明中国共产党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其中有两次人数大大下降,其中第二次下降的原因是

[? ]
A.“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灾难
B. ?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破坏
C. 国民党反动派的叛变革命
D. 日本帝国主义的大肆屠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彷徨;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A.揭开了走向共和的历史篇章
B.促进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C.推翻了腐朽的封建制度
D.实现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已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里程碑,其主要功绩是推翻了君主专制政体,解开了中国走向共和的历史新篇章,顺应了由专制走向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因此A符合题意;辛亥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昙花一现,排除B;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排除C;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窃取,中国并未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排除D。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和日本”一章这样写道:“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起义虽遭镇压,可是在汉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这场“兵变”带来的结果不包括(? )
A.清朝政府垮台
B.封建制度结束
C.中华民国成立
D.中国历史巨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题时注意题干中“1911年10月10日”,据此可知这场“兵变”是指武昌起义,标志着辛亥革命的爆发。但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中国也没有实现近代化,。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