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毛泽东提出了“双百方针”。该方针提出的历史背景是
[? ]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C.“文革”期间?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人民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二为”方针并不限制艺术家的创作性,而是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这里的“二为”方针是指
[? ]
A.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
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C.为党和政府服务,为人民服务
D.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共产主义服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8年9月13日至20日,根据8月北戴河会议搞“大跃进”的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了文艺创作座谈会,提出要像生产1070万吨钢一样,在文学、电影、印刷、美术、理论研究等方面放“卫星”,文艺要表现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共产主义萌芽,创作和批评要靠群众,都要搞群众运动。掀起了“文艺大跃进”。
材料二 1965年11月,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发表后,很快掀起了群众性的批判运动,并迅速发展到史学、哲学界、经济学界等社会科学领域……许多书刊被批评、收缴、查禁。全国图书、杂志、报纸的出版急剧下降。1965年全国图书出版共20143种,杂志790种,报纸343种,到1968年,图书下降到3694种,杂志降到22种,报纸降到42种。
——以上材料摘自何理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在文化艺术领域,由于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等方针,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文艺事业的发展。在十年改革中,反映我国城市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
——摘自尹凤英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请回答:
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文化艺术领域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结合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材料一所反映的文艺现象是违背和无视艺术规律,必然会造成思想上的混乱。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我国“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在文化艺术上有所反映,一些文艺作品学术观点遭到过火的政治评判,文艺界也刮起了浮夸风,使“双百”方针受到了干扰与破坏。
(2)材料二反映了“文革”时期对文学艺术的极度摧残。《五一六通知》规定,彻底批判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文艺界、出版界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夺取无产阶级在文化领域的领导权,因此,“文革”对文化事业的破坏是十分严重的。在江青等人的鼓噪下,文艺队伍被全盘否定,大量的文艺作品被贴上“封、资、修”的标签。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化事业春回大地,在正确的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新中国的文化事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改革开放同步,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 ]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提高人民群众水平
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
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