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
[? ]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昆曲名剧的涌现
C.大众舆论吹捧宣传?
D.“教育大革命”的推动
2、判断题 材料一 毛泽东指出:“百花齐放,我看还是要放。有些同志认为,只能放香花,不能放毒草。这种看法,表明他们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很不理解。”又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两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他还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范围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
材料二 1965年11月10日,经过毛泽东审定批准,上海《文汇报》发表了经江青秘密策划授意姚文元写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并让全国各报刊转载。文章发表后,立即遭到了历史学界、文艺界及其他各界的强烈反对,纷纷指责姚文元的文章对吴晗的批判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12月21日,毛泽东同陈伯达等谈话时却说,姚文元的文章“很好,缺点是没击中要害。《海瑞罢官》的要害问题是‘罢官’,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1959年我们罢了彭德怀的官。彭德怀也是‘海瑞’。这样把《海瑞罢官》同彭德怀的问题联系起来,使它直接具有政治性质了。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把”双百“方针当做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科学文化领域再度迸发出勃勃生机。2010年1月11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给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颁发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个奖项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双百“方针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材料二给文艺事业带来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我们应如何坚持“双百”方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新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呈现什么图线
[? ]
A、

B、

C、

D、

4、判断题 下图是1957年周恩来总理观看绍剧《闹天宫》后,怀抱演员小六龄童的留影。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出现这一繁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的推动
D.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高涨
5、判断题 双百方针是指
[? ]
A.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B.在全国办好100所大学,建设1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C.在文艺上“百花齐放”,科技上“百家争鸣”
D.在全国重点帮助100万个特困生,建100所希望学校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