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据估计,宋朝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朝增加到8.5亿亩,清朝又增至11-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口增加推动了耕地的扩展
B.明清统治者奖励垦荒
C.垦荒过程中环境遭到很大的破坏
D.垦荒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2、判断题 自然地理条件对于农业技术的革新往往起到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唐代出现的曲辕犁(又名江东犁),较早的出现在
A.珠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黑龙江流域
D.长江下游流域
3、判断题 下图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判断题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以后历朝都未实行统一的土地分配制度。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租佃关系的盛行
C.土地的高度集中
D.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5、判断题 《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春秋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作用
B.私田主人永久拥有土地所有权
C.封建生产方式比奴隶制进步
D.私田的开垦能激发人的积极性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