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西方文明史》中,称孙中山组建的全国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遵循着三项纲领,(1)民族独立(2)民主政府(3)社会正义。其中的“社会正义”是指
A.“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B.“(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C.“核定天下地价”、“土地涨价归公”
D.“要专门监督国家政治,以纠正其所犯错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准确解读,由材料及已学史实可得出“三项纲领”、“(1)民族独立(2)民主政府(3)社会正义”分别指的是三民主义中的民族、民权、民生,由此可知“社会正义”是指社会革命、民生主义,所以C符合题意,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三民主义实践的表现有
①武昌起义成功?②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④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所以③④是不正确的。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05年,孙中山明确把‘平均地权’作为民生主义的核心,并解释其含义是:核定天下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土地增值归国家所有,以防止贫富悬殊而实现国民共享国家财富。”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的精神
②关注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的问题
③注重缩小贫富差距
④彻底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 ]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实现了由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的伟大飞跃,促使孙中山先生思想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
B.多次革命斗争的失败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题干中问的是“促使孙中山先生思想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要抓住“根本”二字
所谓根本原因是指内因, B.多次革命斗争的失败、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D.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三项相对于孙中山来说都是外部原因、客观原因。故选A项
点评:对新旧三民主义还要注意其区别
?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发展
民族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华民族自求解放;对内: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1不明确反帝→明确反帝②反满→民族平等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①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平民共有,广泛性
②与反帝反封结合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增加?①节制资本
②扶助农工
实践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
?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
A.人民当家作主,在政治上翻了身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原则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演绎推理选择题:此题型的特点是可以通过推理而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的问题,如实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基本原因、直接原因、直接目的、根本目的等。其中“实质”就是指事物的本质;“主要原因”或“根本原因”是指在历史事件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对事件有较大影响的原因,一般从经济的角度、阶级的角度,从历史事件的本质或马克思主义理论上把握。“根本目的”一般从阶级的角度上把握。做题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解决问题。故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