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899年,孙中山在东京与梁启超讨论土地问题时说:“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已,农之所以困也。土地国有后,必能耕者然后授之田,直纳若干租税于国,而无复有一层地主从中睃削之,则民可以大苏。”由此可见,孙中山在土地问题上的主张
A.与罗斯福相似,主张国家干预
B.与资本主义一致,主张土地私有
C.与马克思主义相似,主张土地国有
D.与斯大林模式相似,主张农业集体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土地国有后……”可知,孙中山主张土地国有,由此可得出B与题干相反,C符合题意;孙中山主张土地国有,并没有在土地经营的各环节予以干预,故A项错误;据材料“必能耕者然后授之田”知土地仍有农民自己经营,而非集体化,故D项错误。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三民主义最主要的缺陷是
A.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B.没有提出土地革命纲领
C.没有明确提出推翻清政府的要求
D.没有反映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三民主义的理解。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故A项符合要求,B、C、D三项均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含义是 (?)
①反对帝国主义?②“耕者有其田”?③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④“节制资本”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三民主义的准确理解与认识,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其内容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故①③正确。②④则属于民生主义,排除。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像(见下图)的主要目的是

[? ]
A.提倡民主自由
B.宣传排满革命
C.倡导个人崇拜
D.反对帝国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问答题(20分)
(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6分)
(2)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3分)结果怎样?(3分)
(3)江泽民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20世纪中共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两次理论飞跃是什么?(4分)
(4)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存在较多的相似点,请扼要归纳一条共性。(2分)这些共同的观点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怎样的启示。(2分)
参考答案:(1)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6分)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3分)
指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3分)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4分)
(4)都主张与中国国情和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或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2分)
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可以借鉴他国的经验与理论,但必须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2分)
本题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走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3)毛泽东、邓小平根据各自所处的时代特点,以及当时革命和建设的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分别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4)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相同点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等等。最后一问属于开放型问题,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点评:20世纪中国的三位伟人、三大理论和三次巨变
伟大人物
理论成果
理论特色
历史巨变
孙中山
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使中国人民醒过来。
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领导改革开放,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