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因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其主要原因是(? )
A.政府注重环境保护
B.民族融合现象的推动
C.北方战乱导致北民大量南迁
D.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方战乱北民南迁,这也正是黄河流域因过度开垦导致环境状况有所缓解的主要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唐太宗与康熙帝都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君主,二人在位期间的共同贡献是?(?)
A.奠定今天中国版图的基础
B.实行均田制促进经济发展
C.妥善地处理了民族关系
D.抗击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1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剧烈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摘自《世界史》?
材料二?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其总人口达25亿,占世界人口的45%;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超过19万亿美元,占世界的55%;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47%以上。
材料三 2002年1月1日,欧元现金开始在市场流通,欧元区各国货币逐渐回收。到2002年7月1日,欧元区12国的3.4亿欧洲人使用统一的货币,这使欧洲一体化进程迈出的重要一步。
2001年10月2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在这次会议上,与会各成员国领导人对亚太地区经济的中长期前景表示乐观,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会议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原因。(4分)
(2)请简述亚太经合组织成立的背景并说出其性质。(3分)
(3)分析欧元区各国和APEC成员国能开展有效经济合作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1)经济的发展需要;(2)现实因素: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的丧失;(3)外部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4)历史因素:相似文化传统和统一情结的历史渊源。(4分)
(2)建立背景:①20世纪70年代后,亚太地区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
②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现,刺激了亚太地区向区域合作方向发展。
性质: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3分)
(3)①当今世界竞争是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下,欧元区各国和APEC成员国开展了有效的经济合作。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欧元区各国和APEC成员国之间有着共同的利益,这是它们合作的根本原因。(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右图是某一时期的宣传画,它宣传的是

A.土地改革
B.“文化大革命”
C.粉碎“四人帮”
D.“多快好省地建设杜会主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宣传语的关键词是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1958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根据毛泽东的创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进而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D正确,排除AB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内容是无关项,材料内容并未有体现。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确立于1956年,而材料表明的时间是1949年,所以排除C项。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政府的人员组成,故答案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