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
①过渡时期的总任务提前完成?②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③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即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③④两项表述正确符合题意和史实,①②两项与三大改造史实不符,答案选B。
点评: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而新中国的建立仅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要注意二者的区别。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 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一份美国文件记载:“在很机密的基础上,我想请你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我们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逐步造成一种形势,使我们既能保持对台湾的义务,而又不致遭到联合国接纳中国人的抨击。”这一记载反映的是?
A.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问题上,美国进退两难
B.“二战”结束时期,美国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安排上的考虑
C.中国坚持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得到了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D.在联合国接纳中国的问题上,美国希望“双代表”制能实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材料,理解分析,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最有影响”不等于都是肯定,因为从材料中提到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依据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可以判断《中华文化史》的作者是否定董仲舒“三纲五常”学说的。而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独尊儒术”、“大一统”均与题干不合,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亨廷顿认为,在文明的冲突中,欧洲和美国将彼此携手或彼此分离,世界各伟大文明也将彼此携手或彼此分离;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下列说法与亨廷顿观点一致的是
A.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根源于经济格局多极化
B.基于单一文明的政治格局更有利于世界和平
C.美国单极化的目标构建带来文明的冲突
D.多元文明的对话有利于构建稳定的世界秩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亨廷顿认为,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A、B、C均与材料观点不符,故选D。
点评: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的成立,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多个经济中心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该图是1949~2008年新中国建交新增情况曲线图。其中,建交最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
B.中日正式建交
C.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
D.我国积极展开多边外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