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晚清时,一些学者发表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曾廉认为,“中国一切皆非为制度之不良,而但为人心之败坏而已”。叶德辉说:“与其言变法,不如言变人。”徐致祥认为“变人”之道无他,只须给皇帝开经筵讲理学就行,因为孟子说过“一正君而国治矣”。下列主张与三人思想一致的是
A.“托古改制”
B.“变者古今之公理”
C.“祖宗之法不可变”
D.“中体西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材料中的“中国一切皆非为制度之不良”、“与其言变法,不如言变人”、“只须给皇帝开经筵讲理学就行”、“一正君而国治矣”可以看出这些主张都没有说到要变祖宗之法,实际认为只是中国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了问题,“人心”改变一下足矣,故选择C。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中写道:“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世界最终连成一个统一体。中国试图赶上这次发展的机遇,但最终失败。”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清末“新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在中国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到19世纪90 年代失败,没有使中国富强。B、C、D三项都是政治运动,与材料不符,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西方列强的侵略
B.利玛窦的推动
C.抵抗派的宣传
D.洋务派的推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魏源曾应林则徐之请,编纂《海国图志》,是一部关于世界地理、历史及西方政教国情的总集。魏源在书中最向往某国政治制度,提及这个国家“二十七部(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皇帝)之局,而人心翕然。”魏源最向往的是哪一国的制度?他这一段文字在当时有何影响?(?)
A.美国;引起当时人们的激烈讨论,遂有清末的变法?
B.英国;人们颇有同感,认为应该“师夷长技以制夷”?
C.美国;少有人理解,也少有人谈及,几乎没有影响?
D.英国;当时人们对此理论多不理解,只重视船坚炮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鸦片战争时期,新思想的萌发突出地反映了?
[? ]
A.民族危机与封建统治危机加重
B.先进知识分子提倡程朱理学
C.有识之士突破了封建制度禁锢
D.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