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①康有为 ②王韬 ③梁启超 ④严复 ⑤郑观应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等危机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是
[? ]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C.“西学中源,合理利用”
D.“取明深义,取便发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中国之法,非不变也,中兴以后,讲求洋务,三十余年,创行新政,不一而足。然屡见败衄、莫克振救。若是手新法之果无益于国人也!释之曰:前此之言变者,非能真变也,……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集其大成,在于变官制。”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个政治派别的看法和主张?
(2)“三十余年,创行新政”指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何时期的何种运动?
(3)结合教材试举出两例史实说明“屡见败衄”。
(4)材料作者论述变法之本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评之。
参考答案:(1)指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
(2)指的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
(3)福建水师在中法战争、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的覆没和失败。
(4)变法之本的核心是变官制,即维新派主张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评价: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进步意义,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这种改良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处理历史材料的关键在于“有效性”,即能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能够用它来有效地回答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史料中的关键词语,如“讲求洋务,三十余年,创行新政”“变法之本……在于变官制”等,从而使回答问题有了依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康有为首的维新派“托古改制”,以“儒学救国”,表明其对儒学的态度是
[? ]
A、反对
B、继承
C、吸收
D、利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898年6月16日,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这段话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维新派要求光绪帝在变法中讲究策略
B.维新派要求光绪帝加强对封建官吏的控制
C.要求让更多的维新派参与政权
D.维新派在封建势力面前表现出妥协性和软弱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康有为上书要求光绪帝“勿去旧衙门;勿黜革旧大臣”,在不触动守旧官僚、贵族的利益的前提下,“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让维新派认识参与政权。这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故选D。
点评: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并对封建反动势力和列强寄予幻想;远离了民众,又害怕民众,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来进行变法,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维新变法运动最终归于失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