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62年3月,社会广泛流传这么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这是周恩来同志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即兴而作,请问该对联出现的背景是( ?)
A.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B.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
C.中央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
D.中共八大召开,提出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2、判断题 1978年8月12日中日在北京签订《中日友好条约》:“本着睦邻友好的精神,按照平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为进一步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促进两国人民的往来而努力……”。这一条约的签订意在?(?)
A.促成中日两国尽快建立外交关系
B.缓和中日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C.结束两国敌对状态
D.为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奠定更加稳固的基础
3、判断题 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东方红”乐曲响彻全球。然而为这颗卫星倾注了全部心血的赵九章先生却未能等到这一刻,无端受到诬陷迫害的他,早在一年半以前已经含冤去世。不少科学家是在“牛棚”中听到“东方红”乐曲的。据此判断,“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的年代是?
A.1950年
B.1960年
C.1970年
D.1980年
4、判断题&n 91eXaM.orgbsp;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已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条件有哪些?(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6分)
5、判断题 下列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始终受到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
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行不通?
③它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源泉
④它始终受到政府的阻碍和限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