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道家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表明他
[? ]
A.强调“大一统”
B.主张顺应自然
C.推崇法的作用
D.相信天人感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经历了游说宣传、被时势冷落、信徒撰书传经、汉学儒学、又在历史的长河中时冷时热、几经改造,但它却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近现代社会的孔教儒学更是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变脸”。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先秦儒学是怎样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儒学为什么在汉武帝时得以勃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后来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孔学儒教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进入近现代社会后,康有为“拥孔变法”、陈独秀“批孔反袁”、吴虞喊出“打倒孔家店”、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今天却是“孔夫子越来越国际化”。你怎样看待这一系列历史现象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根据自己的实践活动,提出了一整套思想学说,儒学开始兴起。孟子、荀子等人对儒家思想进一步总结和改造,体系更加完整。
(2)统一的西汉王朝迫切需要笼络人才,兴国安邦。在此背景下,董仲舒根据汉武帝政治上、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进一步发展了儒学,使其更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也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3)随着佛教、道教思想的传播,儒家思想吸收了它们的思想,形成了宋朝的程朱理学和明代王阳明的“心”学,使理学和“心”学成为我国明清时期的官方哲学,儒家思想也发展到了它的又一个高峰。
(4)康有为“拥孔变法”是利用孔子的权威论证变法的合理性;陈独秀“批孔反袁”是反对封建思想复古斗争的需要;吴虞的“打倒孔家店”一方面具有反封建斗争积极性,一方面过于偏激否定了传统文化;“文革”中的“批林批孔”是“四人帮”借“批孔”意图批倒周恩来;当今社会的“热孔”是因为儒学含有深刻的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的世界需要这一智慧的思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他把“道”看作是世界万物之本原,这一思想的积极意义在于
A.反映了人的独主思考
B.体现了一种朴素的辨证思想
C.完全否定了鬼神存在
D.肯定了自然规律的客观存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战国时期的下列现象对于统一国家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A.封建制的确立
B.铁器的推广
C.封建城市的兴起
D.各地物质交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二: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故道德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有为于世,自先王之泽竭,教养之法无所本,士虽有美材而无学校师友以成就之,此议者之所患也。今欲追复古以革其弊……以俟(等待)朝廷兴建学校。
——(王安石《临川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教育改革的原因。概括其教育改革措施的特征。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三: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以同文馆、电报学堂、武备学堂、水师学堂、自强学堂等命名的学堂相继创办,其间还有150多人被派赴美、英、法等国留学。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派遣学生留美的原因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四:胡适,这样热心倡导西化的人,在1914年的《留美学生年报》中居然发表了一篇《非留学篇》,发出这样的惊人之语:“留学生,吾国之大耻也!留学者,过渡之舟楫而非敲门之砖也;留学者,费时伤财事倍功半也;留学者,救急之计而非远久之图也。”
(4)结合材料四和时代背景,概括指出胡适对留学问题态度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五:拿破仑通过《教育基本法》等法令实施教育改革,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同时改建与发展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初等学校、中等学校、专科学校和军事学校等。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特点,说明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目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2)当时的教育不利于培养人才;舆论不利于变法。特征:注重改革教育内容;培养实用性人才;扩大选官途径。
(3)原因:①洋务运动的开展,迫切需要各种人才; ②国内学校无法培养。
(4)胡适立论基于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现实。
(5)教育立法,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近代教育体系。目的:培养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人才;有利于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