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图为1947年法国共产党人针对马歇尔计划张贴的一张宣传画,其所表明的思想是 “有偏袒的援助会使欧洲分裂”。其所说的欧洲分裂应是?

A.由于援助数额的差别,会造成受援助国之间的矛盾
B.制造英法矛盾,以便美国操纵控制欧洲
C.扶植和控制西欧,使之与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对抗
D.通过援助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制造国家分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二战后美国对苏联采取冷战政策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马歇尔计划援助的重点是西欧地区,苏联和东欧国家拒绝接受援助,美国则通过经济援助达到了控制西欧的目的。
考点: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命题,考察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对史料(图片)的解读能力。
点评:关于马歇尔计划,除了以选择题的形式考察其原因、目的、内容和影响外,还把其作为冷战的主要表现之一以材料题的形式进行命题。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关于新亚欧大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兰州——乌鲁木齐段铁路建成于十年探索时期
B.中国境内段铁路的修建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C.横跨两大洲连通两大洋,被誉为当代新丝绸之路
D.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方面与新航路的开辟有异曲同工的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应该表现为美苏两国和两个阵营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对峙,而1955年华约的建立,就意味着上述条件基本都具备了,所以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建立作为标志。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标志。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扩大对外贸易方面所遵循的原则是
A.优惠外商
B.全方位开放
C.平等互利
D.设立经济特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A、B、D三项是开放后实行的政策和措施。只有C项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
A.海南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内地各省会城市的开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