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列有关二战后美苏长期对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与文化传统直接相关
B.反映了国家利益的冲突
C.与意识形态的对立有关
D.以军事较量为主要形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当今我国开放中的“走出去”战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
A.资金问题
B.管理经验问题
C.开拓市场的问题
D.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问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B项应是对外开放的“引进来”,排除AB项;“走出去”是指我国商品到更广阔的海外市场上销售与竞争,C项正确;从题干中的“我国经济发展”分析可知,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对外开放的目的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走出去”的内涵。与之相关的知识:引进来。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用“春天”来形容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A.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特别引人注目
B.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振奋人心
C.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一块小田里辛勤劳作
D.充满幻想与希望的海南省,有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材料强调了1980年至1989年中国社会发生的新气象,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判定B C D 三项符合题意时间特征要求,A项不符合要求,浦东新区的开发是在1990年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故答案选A。
考点: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点评: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高考中尤其要关注对这些成就取得原因的分析和重要时间关键点的识记能力,如十一届三中全会,1992年的十共十四大和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的内容和重大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二战后,美苏双方长达半个多世纪对峙的实质是
A.文化传统的竞争
B.国家利益的斗争
C.军事力量的较量
D.意识形态的对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对现象本质的把握。A项属于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而不是仅仅存在近50年的短期现象;C、D两项都属于对抗的表面现象,没有涉及问题的实质;B项则反映了国际斗争的实质是捍卫国家利益。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B.引进外资,加快发展步伐
C.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
D.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