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立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制度的衰落
C.西方文明的影响
D.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2、判断题 2009年9月,新晋商大会在太原举行,此次大会定位是天下晋商的年度盛会,新晋商群体联合发展的平台。宗旨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弘扬晋商诚信创新精神,联合海内外优秀晋商”。由此可见,晋商的特点是?
[? ]
A、流动性
B、血缘性
C、地域性
D、反动性
3、判断题 唐朝后期的谚语称“扬一益二”,这两座城市商业发达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A.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
B.是对外贸易重要口岸
C.重大水利工程的影响
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4、判断题 《嘉靖吴江县志》记载:“(农村)计岁而受值者曰长工,计时而受值者曰短工,计日而受值者曰忙工。”长工、短工、忙工的出现最能说明吴江县农村
A.抛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出现了雇佣关系
C.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
D.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5、判断题 《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
A.政府对“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制
B.长安的商品经济繁荣
C.政府制订抑制商业发展的政策
D.政府通过有效措施管理城市商业活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