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形成是社会对文学的必然要求的结果。
现实主义摈弃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性,通过对社会作如实细致的描绘,揭露社会的黑暗、倡导社会改良。
材料二 下图为俄国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 作为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早在古希腊文学中就已经存在,即使是与现实主义相对立的浪漫主义文学,也为现实主义的繁荣作了准备,它是现实的创造,也是历史的继承。
——以上材料选自《外国文学史》
请回答:
小题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现实主义产生的“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及这一流派的特点。(2分)
小题2:举出两位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2分)
小题3:材料二中作品的作者是谁?他的著作除此之外还有什么?(2分)
小题4:据材料三,我们是否可以认为现实主义流派在古希腊就已形成?为什么?(2分)
小题5:综合材料一、材料三,你可以得出哪些认识?(1分)
 
	        2、判断题  下列作品中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的是 

[? ]
A.《红与黑》 
B.《悲惨世界》 
C.《战争与和平》 
D.《人间喜剧》 
 
	        3、判断题  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以下作品反映了这种变化发展的是:
A.《大卫·科波菲尔》
B.《等待戈多》
C.《巴黎圣母院》
D.《安娜·卡列尼娜》
 
	        4、判断题  有人在评价司汤达的《红与黑》时说,“狱中的于连终于清醒,他懂得了贵族阶级绝不会让他这样出身微贱的人混迹于上流社会。法庭上他慷慨陈词,斥责控诉这个维护贵族特权、对平民青年压制和摧残的不平社会。被判死刑后,他拒绝上诉和营救,用死向不平等社会放出最后一枪——反抗性格达到高潮。”由此可知,这一作品属于
A.浪漫主义文学
B.现实主义文学
C.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
 
	        5、判断题  列宁说:“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在这里,列宁肯定了托尔斯泰的作品? (? )
A.指导了俄国革命
B.反映了革命前夜的俄国社会现实 
C.洋溢着革命的热情
D.对俄国革命具有借鉴作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