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学说,为中国革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其主要原因是
A.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已经成熟
B.正确分析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特点
C.当时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发展的结果
D.当时有一支强大的红军存在以及中共的领导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而“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11年10月12日,武昌街头出现了一则公告:虐待商人者,斩。扰乱商务者,斩。关闭店铺者,斩。繁荣商业者,奖。这则公告体现了
A.清政府的“求富”新政
B.湖北军政府的重商政策
C.南京临时政府的奖励实业措施
D.南京国民政府的倡导国货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所述的现象是武昌的公告要奖励经商者,是重商政策的表现。结合材料说说的时间是1911年10月12日,应该知道这是武昌起义胜利之后,新成立的湖北军政府的举措,所以选B,ACD三项不符合题目所说的时间。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要(?)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扩大侵略权益
C.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合谋瓜分中国领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基础知识。随着工业革命的逐渐深入,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了满足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继续扩大国外市场,掠夺殖民地。英、法、美等国根据已经取得的在华特权,向清政府提出“修约”的无理要求,企图借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当“修约”的要求遭到拒绝后,英法两国制造借口,发动武装侵略,即第二次鸦片战争。由此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要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扩大侵略权益。所以选择B.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最近热播电视剧《黎明前的暗战》,讲述了国民党湘籍将领程潜、陈明仁深明大义,促成湖南和平解放的义举。剧中多次提及“无湘不成军”的民谚,该民谚的产生最可能始于
A.两次鸦片战争中
B.土地革命时期
C.太平天国运动后
D.解放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09年,受国人普遍关注的嘉仕德拍卖行所拍兽首,是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在一次战争中流失的文物。这一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于1860年接连攻陷天津、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与清政府签《北京条约》,战争结束。因此选B
点评:本单元的主要线索有两条,一是讲述了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一是中国爱国军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和探索。
近代前期的四次列强侵华战争(要包括1883-1885年中法战争,应该是五次),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此过程中,为挽救民族危亡,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先后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由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运动先后失败,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但也使中国避免了沦为殖民地的厄运,并把中国革命推进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