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丝绸、瓷器、茶叶”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它表明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在世界领先,也说明我国的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故①④正确,答案为D项;民营手工业在明朝以后才占据主导地位,与题干信息无关,故②错误,排除;在对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居出超地位在题干信息没有体现,故③错误,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据研究发现,《清明上河图》中有商家设置的广告招牌23处,广告旗帜10面,灯箱广告4块,大型广告装饰彩楼、欢门5座。这反映出北宋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清朝前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根本因素是
A.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C.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D.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据古籍中的记载统计:明代中秦之间互相遣使128次,其中暹罗(泰国)向明朝进贡101次,暹使来华102次,明使使暹26次。这说明( )
A.明朝时期“海禁”政策没有真正实施
B.明朝外交政策具有区别对待的特点
C.当时泰国是明朝统治下的省级行政区
D.明朝时期的海外贸易活动比较频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明代派往大秦的使者次数远远多于派往泰国的次数,这说明明朝外交政策具有区别对待的特点,故B项正确;A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明代的朝贡贸易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商业环境的艰难使经营者重视经商技巧
B.重义轻利的观念被社会各阶层全面认可
C.重农抑商政策致使商人的地位相对低下
D.封建经济日益繁荣使商业竞争更趋激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古代米商”、“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无奸不成商”反映了商人社会地位的低下,可知,这是中国古代政府长期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AB两项的表述明显不正确,是对题干材料的曲解和误读;D项表述片面,不是题干材料意 思的准确归因。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