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押题版)(九)
2、选择题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夫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反映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那一种形态 ( ) |
3、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风起云涌,管仲、商鞅、吴起等改革者的变法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
A、实现富国强兵?
B、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C、发展封建经济?
D、推动社会转型
4、选择题 西汉初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有其必要性
B.商人实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制
C.工商业资本流动冲击等级秩序
D.商人的土地兼并加剧农民流亡
5、综合题 (14分)金融是社会经济生活的血液。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贝壳 铲币、蚁鼻、刀币 半两钱 银元 法币
图①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货币发展的主要趋势?(6分)
材料二
图②交子 图③《清明上河图》局部
(2)指出“交子”最早出现的时期及其历史地位。(2分)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6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