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被称为“老板”,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徽商的谦虚
B.明清政府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
C.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结合之路
D.徽商的虚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朝奉”本为官名,代表的是政治称呼;“老板”代表的是经济称呼。徽商虽是商人,但不愿被称为“老板”,而乐意以政治称呼来称谓,反映了明清政府商人地位低,官员地位高的情况。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炀帝开凿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 ]
A.商业非常繁荣
B.便于控制全国
C.水陆交通便利
D.位置邻近长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 ]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A.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B.大量商业市镇兴起
C.生产领域出现私人作坊
D.出现东市、西市商业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业革命概念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两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B项是错误的;与材料不相符合。CD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它们在宋朝以前就出现了。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所成,或纱或布,清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日复持以易”的现象。这反映了?
A.民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B.商品经济渗透到浙江一些村镇
C.大量的原棉被投入市场
D.出现以棉纺织业为中心的城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题意关键句“清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日复持以易”的现象。明朝时商品经济发展,尤其是江浙一带商品经济发展较快,ACD与题意不符。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