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共17分)阅读下列材料:


参考答案:(17分)(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刑杀。(2分)
(2)反传统反教条(或反对封建伦理纲常)。资本主义萌芽。(3分)
(3)认识和对待: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儒家伦理道德阻碍了民主科学的实现,儒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必须摧毁儒家旧道德。(4分)
(4)17~18世纪,欧洲封建专制统治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资产阶级要求取得政治权利,实行民主政治。儒家学说主张“仁”、“礼”,力主“中庸”之道,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儒家学说的内容涉及哲学、伦理道德、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对西方启蒙思想家来说具有借鉴作用。程朱理学强调人性尊严,注重气节和品德,强调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对于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政治建设有利。(6分)
(5)古今中外对儒家思想态度不一,是由其时代性与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该采取“剔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态度。(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邓小平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
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对邓小平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
②当代国际间的经济、军事竞争实际上就是科技的竞争
③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④尖端科技的发展在国家建设和国际关系中影响巨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科技进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1)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2)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3)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A.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繁荣
B.民族区域自治
C.少数民族实行土地和民主改革
D.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繁荣,A正确,B是基本政策CD不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它与近现代的政治法律有着历史的传承关系。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梭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规定:根据每年的谷物收入,雅典公民被分为四个等级,并担任相应官职。第一等级:500 麦斗以上称为“五百麦斗级”,可担任执政官、司库及其他一切官职。第二等级:300 麦斗以上称为“骑士级”,可以担任执政官及其他一切官职(司库除外)。第三等级:200 麦斗以上称为“牛扼级”,只能担任低级官职。
(1)材料一划分公民等级的依据是什么?在当时有怎样的历史意义?(4分)
材料二

(2)观察材料二,在通往雅典公民大会的道路上,有几种群体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请写出这几种社会群体。这样的事实说明了什么?(4分)
材料三

(3)材料三(“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政治形式最早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 (4分)
材料四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文献的历史地位。(2分)
参考答案:
(1)按财产多寡划分。(2分)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2分)
(2)群体:未成年人、广大妇女、外邦人和奴隶。(2分,写出两个即可)雅典民主政治具有明显的缺陷,雅典民主范围是有限的。(2分)
(3)政体:君主立宪制。(2分)文献:《权利法案》(2分)
(4)地位: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2分)
本题解析:第(1)问,前半问,先从材料中提炼其依据:财产权(根据每年的谷物收入),后回答其意义,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后半问,说明财产限制被取消,说明了民主制度的完善;第(2)问,首先要清楚在雅典享有权利的是成年男性公民,所以除成年男性公民以外的其他人就没有公民权,这些人包括未成年人、广大妇女、外邦人和奴隶;第(3)问,国王依然存在且有不利国家大事对应的应是君主立宪政体,最早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是英国,确立的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第(4)问,结合课本叙述回答《临时约法》的地位即可,《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点评:?文字材料题的解题方法:首先是读,这是解题的前提。先读所问,后读材料,带着问题看材料。一般的材料题信息量大,比较耗费时间,如果一上来就盲目地先看材料,对材料的意思大概也有一定了解,但是再看问题的设置,就会发现已获得的与问题相关的指向性信息不够明确、充分,这样就得回过头再看材料,这种习惯很浪费时间。合理的做法是不妨改成先按顺序,快速地把材料题题的几个问题读一遍,知道了问什么,然后再有准备地去材料中“挖宝”。同时,阅读材料时要注意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往往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其次是找,这是解题的关键。试题虽然是新材料,新设问,但都是要求学生“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千变万化的试题要么是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进行设置,要么是它的一两处设问需用课本知识回答或确定大方向。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从材料与课本的链接处找出相似点。只需确定了材料与课本某方面知识的关联,回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课本中“对号入座”,但是答案的组织一定要结合材料所给的环境,千万不要自顾自地表演,而忽略了材料要求。最后是答,这是解题的归宿,答题时要注意看分数,低分值的一般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分值大的则要深入分析,详加说明;落笔时文字表达要言简意赅,用语规范,准确使用“应试语言”;书写答案时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以求层次清楚,一目了然。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诸子百家中,崇尚自然,主张追求精神自由的是:(?)
A.庄子
B.荀子
C.墨子
D.韩非子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庄子的思想较为复杂:在政治上,他激烈而深刻地抨击统治阶级,赞同老子的“无为而治”,主张摈弃一切社会制度和文化知识;在思想意识上,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在生活态度上,他顺应自然,追求绝对的自由。庄子一生隐默无闻,却著述甚丰,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以及各艺术领域都有极大的影响。老、庄与孔、孟共同构成了国民精神的源头。因此选A。
点评:注意主干知识即孔子、孟子、荀子的儒家思想;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墨子的墨家思想;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