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招生,应考者三百余人,皆中小学生。校长
杨月如先生嘱各举崇拜人物,以表其景仰之诚。
统计结果如下:
序号
| 崇拜的人数
| 被崇拜者
|
1
| 153
| 孔子
|
2
| 61
| 孟子
|
3
| 17
| 孙中山
|
4
| 11
| 颜渊
|
5
| 8
| 诸葛亮、范仲 淹
|
6
| 7
| 岳飞
|
7
| 6
| 王守仁
|
8
| 4
| 大禹、陶侃、朱熹、华盛顿等
|
9
| 3
| 程德全
|
10
| 2
| 苏轼、康有为、袁世凯等
|
11
| 1
| 伯夷、周公、苏秦、张仪、秦始皇、张良、 萧何、韩信、司马迁、马援、班超、韩愈、司马光、程颐、徐光启、顾宪成、史可法、曾纪泽、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马丁·路德、培根、卢梭、梁启超、武训、安重根等
|
12
| 23
| 无崇拜者
|
——据《考师范之笑话》上海《时报》1913-7-1.
材料二?1923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纪念的一份民意测验中,有“你心目中国内或世界大人物,是哪位?”的问题,回答者大多数
来自学生,答案却大相径庭,结果如下:
1923年北京大学校庆25周年民意测验第6题统计表
---------------------------------------------------------------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姓名? 票数
---------------------------------------------------------------
孙中山? 473? 陈独秀
? 173? 蔡元培? 153? 段祺瑞? 45?
胡适? 45?梁启超? 29? 吴佩孚? 27? 李大钊? 25
章太炎? 10? 冯玉祥? 7? 袁世凯? 5? 康有为? 3
黎元洪? 1? 孔子? 1? 庄周? 1? 诸葛亮? 1
曾国藩? 1? 汉武帝? 1
合计: 1056
--------------------------------------------------------------------
姓? 名? 票数? 姓? 名? 票数? 姓? 名? 票数? 姓? 名? 票数
--------------------------------------------------------------------
列宁? 227? 威尔逊? 51? 罗素? 24? 泰戈尔? 17?
爱因斯坦? 16? 威廉二世? 12? 杜洛斯基? 12? 华盛顿? 11?
甘地? 9? 杜威?9? 俾斯麦? 9? 林肯? 9
托尔斯泰? 7? 路易·乔治 6? 马克思? 6? 马丁·路德? 1
合计:? 497
——据朱务善《本校二十五周年纪念日之“民意测量”》,《北京大学日刊》1924-3-5
回答以下问题:
①?从整体上看,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调查结果各有何特点?(8分)
②?你认为什么因素导致了
民意测验的结果的差别如此之大?(6分)
③引用上述资料对研究历史会有怎样的作用?(6分)
2、判断题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3、判断题 北京大学文科在陈独秀的主持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与改革。文科各年级学生可以自由选修、旁听他门、他年级功课。预科学生可选修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地质学、化学、哲学概论之一种。以上措施的实行
A.使北大文科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B.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C.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了学术研究的气氛
D.体现了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4、选择题 1990年代中期形成的“反日教育”给中国反日言行以很大影响,中国曾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抗日教育,反日教育。中国形成严重的反日倾向最早可能在下列历史那个时期
A.19世纪80年代中期
B.20世纪10年代中期
C.20世纪30年代初期
D.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
5、判断题 在近代中国,改名成为一种时尚,如胡适(1891——1962年)原学名胡洪只,他在上海因听人讲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进化论原理,而改名为胡适;诗人柳亚子(1887——1958年),号安如,因仰慕法国思想家卢梭,改字人权,号亚卢,意为亚洲之卢梭,后觉不够谦逊,改为亚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出?
[? ]
A、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
B、改名已趋向政治化
C、追求民主与进步成为时代主题
D、新文化运动与群众运动有机结合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