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它造成的后果不包括
A.原料不足
B.市场狭小
C.劳动力缺乏
D.资金短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重农抑商”意味着商品的交换和生产都处于压抑状态,交换程度低意味着开拓市场的力度小,市场也就小,而且商业资本积累的速度和数量都处于低水平,资金就短缺,而劳动力被固化在土地上也就意味着对资本主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自由劳动力的缺乏,而原料是客观存在的,不因有无资本而增减,是固定不变,不受影响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7世纪中期的中国政府多次颁布禁海令,而同一时期的英国政府则颁布《航海条例》保护海外贸易。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取决于中、英两国
A.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因素
B.统治集团的态度
C.在世界市场所处的地位
D.海上力量的强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史学观点。题干要求的决定两国不同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因,所以答案选择A项。B项内容不是根本原因,所以排除B项。CD两项是无关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 ]
A.禁止中国对外贸易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参考答案:B
本 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国际政治与国家贸易” 某校学生社团组织以“国际政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为主题的讨论会,试图从历史角度探讨两者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讨论问题一:古代中国和周边世界的贸易关系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
——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
讨论问题二:近代中国和国家贸易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货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依据“讨论问题一”的材料,分析明清时期“国际贸易”有什么特点?试从当时的国家政治特点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讨论问题二”材料中的晚清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问题二”材料中的“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讨论问题二材料中的“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主要受到了哪个因素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特点:依附于各国使节的朝贡活动进行国际贸易;对贡使的货物给予高额的回报。原因:以中国为中心的天朝大国的观念,秉承传统的对外友好政策。
(2)变化: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棉纺织品进口增加,土特产品(茶叶)出口减少。
(3)原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通商口岸数量不断增加,列强获得了更多的特权。
(4)工业革命或第二次工业革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农业是古代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回答下列关于古代中国农业的相关问题:
小题1: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
小题2:这一耕作方式决定古代中国的经济形态是什么?
小题3:简要概述这一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为了维护这种经济形态,中国古代实行了哪些相关的政策
参考答案:
小题1:铁器牛耕
小题2:小农经济(自然经济)
小题3: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自给自足;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政策: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的农业发展情况,在中国古代的主要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经济形态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该经济状态是以家庭为单位,手工业和农业相结合的生产生活方式,主要是用于自我的消费,满足自我的消费,为维护这种经济古代的经济政策如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都是其具体的体现,所以该题是以小农经济为核心,考查了其概念含义和在历史上的地位,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