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师夷长技以自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C项“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代表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观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公车上书”中提出的设“议郎”一职,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反映了维新派
①希望参与政治?②模仿西方议会政治?③对皇权加以牵制和限制?④反对君主专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主张的认识与理解。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要在中国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等主张。分析选项,①②③④均合题意,所以应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海国图志》和《资政新篇》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二者在“向西方学习”问题上又有区别。下列有关二者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都是新思想?
②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③形成区别的原因是作者的阅历不同
④从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看,后者更具进步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可用排除法,《海国图志》与《资政新篇》虽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两者的根本目的有本质差别,不能看做是“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自称为“达尔文的斗犬”的英国著名学者赫胥黎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严复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把进化当作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共同规律。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
A.根本上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B.直接导致中英两国的政治改革
C.开始了民主、科学的启蒙
D.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对西方而言,赫胥黎的思想否定了上帝的权威,改变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对东方而言,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开始了民主启蒙,发起维新变法,影响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方面,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另外一方面,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孔子的形象可谓随时而迁、依人而异,其思想在中国的大地上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主要有哪些政治思想主张?“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是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2)指出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指出其目的和影响。
(3)康有为为什么要把孔子打扮成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结合时代背景评论这一历史现象。
(4)近代史上有人提倡“尊重孔教”,其“尊重孔教”的真实意图何在?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是怎样看待儒家思想的?其产生了什么影响?
(5)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孔子的学说,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1)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刑杀。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备受后代推崇;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大;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注重“三孔”的修建和保护;孑L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2)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以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影响:儒家思想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
(3)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严重,变法图存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康有为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由于其自身的软弱性,不敢公开同封建正统思想对立,因此把孔子的打扮成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目的是借孔子的权威为宣传维新变法服务,同时也有减少变法阻力的策略意图。
(4)真实用意:为复辟帝制服务;麻痹人民思想。看待:把孔子作为共和的敌人、专制的护符加以批判。影响: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应予肯
定。但其对孔子的绝对否定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前期在认识上的片面。
(5)孔子的学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优秀部分仍然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借鉴。
本题解析:此题以图片为背景,考查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变迁。考生首先要识别图片中的四个人物,不同的人物是不同阶层的代表,有着不同的思想。据此,联系教材较易回答前四问,对最后一问,围绕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