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47年,美国倡议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目的是( )。
A.保持美元在世界上的垄断地位
B.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C.垄断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贸易
D.凭借经济实力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两项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后的目的和结果。而美国的这一倡议是为扩大世界贸易市场而采取的行动,C项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美国倡议成立”是从其自身的利益去考虑。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1960年提出著名的“特里芬悖论”,它是指如下两难局面:一方面,美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其他各国储备资产的来源,若美国停止不平衡,势必减少他国的流动性储备;但另一方面,若美国长期不消减国际收支逆差,又会使其他国家对美元的信心下降,因而争相拿本国的美元储备兑换美国政府的黄金。这里特里芬悖论指出的问题意味着
A.美国清偿能力和机制是与国际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信心之间存在根本性矛盾
B.美国经济实力愈是强大,该悖论指出的矛盾愈是突出
C.美国享受美元特权是无需支付成本的
D.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世纪70年代的解体意味着美国金融霸权的终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综合分析材料信息“若美国停止不平衡,势必减少他国的流动性储备”“若美国长期不消减国际收支逆差,又会使其他国家对美元的信心下降”可确定A项符合题意,美国的清偿体制决定美国处于收支不平衡的状态当中,但是这种收支不平衡又冲击了其他国家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信心。B项错误,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是使得该矛盾突出的原因;C项错误,美元特权是建立在其收支不平衡的基础上的;D项错误,美国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在20世纪70年代终结的。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罗斯福新政的各项措施能得到公众支持的原因有( )
①“炉边谈话”深得同情和理解
②整顿金融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
③工人的利益没有任何保障和维护
④“以工代赈”的创举性行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把握两个关键:新政措施、公众支持主要是从利益角度分析。“炉边谈话”是罗斯福通过广播向民众阐述自己的施政方针,得到民众的支持,①正确;②是罗斯福新政中的金融政策,当时因经济危机导致金融业崩溃,故一这措施可因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而取得支持,故②正确;③中的“没有任何保障和维护”说法过于绝对,说法错误;资本主义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而造成的,原先的经济政策是自由放任,而“以工代赈”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通过大型公共工程建设,刺激需求、增加工作岗位,改善工人境况,④正确。故C项正确。
考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与作用
点评:罗斯福新政的突出考查的知识点有背景、内容、特点和影响。此外此考点还应注意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相结合比较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后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出现危机,美国一度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美国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
[? ]
A.维持美元价格?
B.赚取更多英镑
C.支持浮动汇率?
D.制造金融混乱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是美国在20世纪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其中标号③阶段发展的原因是?

A.罗斯福新政实施
B.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
C.世界市场的拓展
D.战后经济体系的建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