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早期的扩张中西班牙殖民侵略的主要方向是:?
[?]
A、亚洲?
B、非洲?
C、美洲?
D、大洋洲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3分)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19世纪30年代考察了工业革命中的英国城市曼彻斯特后,留下精彩评论:“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 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着人们。城市的这 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这里人性获得了最为充分也最为野蛮的发展;这里创造了文明的奇迹,文明之人却几 乎沦回野蛮人的境地。从这里肮脏的下水道里却流出了足赤的黄金”。
(1)材料中的“奴隶”和“ 老爷”分别喻指什么?(4分)
(2)从材料看,托克维尔运用了哪些视角来观察英国工业革命的?(6分)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工业革命的认识。(13分)
参考答案:(1)工人和工业资本家。(4分,写富人与穷人可得2分)
(2)从工业革命对经济发展、社会分化以及环境问题等视角。(6分)
(3)本小题采用SOLO评分法。(13分)
说明:下列答案按层次由高到低、依次递减的原则进行排列和赋分。“答案1”为最高层次的答案,“其他答案”为不符合题意的答案。
答案1: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事实进行论述。(11—13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
视角,如工业革命极大改变了人类文明的面貌,但并非是直线上升,而是进步与倒退并存;工业革命是一次文明的转型,孕育着希望,也伴随着痛苦。
论述:观点清晰;论述充分。
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
答案2: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8—10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充分。
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指出工业革命的作用与弊端;工业革命对社会和人性的双重影响;工业革命中的文明与野蛮。
论述:观点较清晰;论述不够充分。
叙述:叙述连贯流畅。
答案3: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3—7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少材料。
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工业革命加速了环境的恶化。
叙述:观点不清晰;仅能列举史实。
答案4;找出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1—2分)
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和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0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6至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欧洲殖民者殖民活动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美洲新兴独立国家涌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尼德兰、西班牙、法兰西、奥尔良、英格兰均是欧洲地名,在其上加“新”而出现在美洲,直接表现出了宗主国和殖民地的关系,体现了欧洲殖民者的对外掠夺。故选B。
点评:地名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新”表明殖民者掠夺的新的殖民地。明显带有新占有的痕迹。早期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势力的衰落。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6—18世纪,在美洲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新地名。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是
[? ]
A.美洲社会的进步
B.美洲国家的独立
C.工业革命的扩展
D.欧洲的殖民扩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学术界把明末以后称作”中西文化融会期“。促成这一”文化融会期“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
A.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
B.明朝国力的强盛
C.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D.郑和下西洋的推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